论朱熹之“和” 丘山石 摘要: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和”是其核心内容之一。朱熹作为集理学之大成者,其有关“和”的思想观点也非常丰富。为此,本文就朱熹有关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天”(自然)之间如何实现和谐的思想观点进行了论述,以揭示中国传统“和”思想的丰富内涵。 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和”是其核心内容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并且在我国古代文典《尚书》中,就有了关于“和”思想的记载,如《尧典》谓:“协和万邦。”(《书经集传》)[1]《舜典》谓:“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同上)又孔子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集注•子路》)[2]孔子弟子有若谓:“礼之用,和为贵。”(同上,《学而》)孟子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章句下》)[3]荀子谓:“刑政平,百姓和,则兵劲城固,敌国案自诎矣。”(《荀子•王制》)[4]又谓:“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同上)《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章句》)[5]《乾•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本义》)[6]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他们都将“和”提高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亦莫能外,在他的许多言论中,经常出现诸如“和谐”、“和衷”、“平和”、“人和”、“太和”、“和气”、“中和”等词语。据杨国宜统计(参见杨国宜《朱熹和谐理念的现代诠释》)[7],朱熹有关“和”的言语仅在《文集》[8]中便随处可见:“和谐”1见,如“和谐其亲”(卷73);“和衷”1见,如“同心一德,协恭和衷”(卷28);“平和”6见,如“其人资性平和”(卷35);“人和”9见,如“政通人和,郡以无事”(卷78),“不暇复以百姓为心,下失人和”(卷94);“太和”17见,如“大舜深山日,灵襟保太和”(卷2),“保合太和,即是保合此生理也”(卷39),“愚谓品物流形,莫非乾道之变化而于其中,物各正其性命,以保合其太和焉”(卷72),“尔“惟人亦然,太和保合,善端无穷”(卷78);“和平”25见,如“少回灾沴,召致和平”(卷13);“和气”30见,如“导迎和气,销去旱灾”(卷16);“太平”46见,如“愿以清净化,永为太平基”(卷7);“中和”89见,如“致中和,致极也,与尽字同,致中和便是尽性”(卷42),“盖中者,所以状性之德而形道之体;和者,所以语情之正而显道之用”(同上),“中也者,天地之所以立,故曰大本;和也者,化育之所以行也,故曰达道”(卷67)。此外,诸如与“和”相同或相近的言语更是难以统计。综合朱熹有关“和”的思想内容,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各正性命,保合太和” “各正性命,保合太和”,这是中国传统“和”思想的总纲。朱熹本着他所秉持的“理一分殊”的思想,因而他认为万物同源,主张万物之间要和谐相处,达到“自然”(《老子》)[9]的状态。他说:“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朱子语类》卷94)[10]又说:“天下无无性之物。盖有此物则有此性,无此物则无此性。”(同上)他认为世间任何一物不论高低优劣,都有其各自独立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都必须受到应有的尊重。朱熹这一主张是对《周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思想的继承,因而他说:“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各正者,得于有生之初。保合者,全于已生之后……万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周易本义•乾•彖》注解)[11]因为自然万物都是由阴阳五行化生而成,万物同源,均有权“各得其性命以自全”,所以必须保护自然万物的和谐状态,使之“各正性命”。 二、“中和在我,天人无间” 诚然,宇宙万物是统一的多元的有机体,各生态系统之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和谐统一、互相关联、互相补充,井然有序地相通、相融、相生。可是,在这一相通、相融、相生的过程中,人并不是听从于“天”(自然)的安排,匍匐在“天”(自然)之下,而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因而他说:“中和在我,天人无间,而天地之所以位,万物之所以育,其不外是矣。”(《文集》卷67)[25]“天人无间”是朱熹对中国传统思维“天人合一”的另一个表述,他认为只有“人”才能充分处理好“人”与“天”(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之“中和”,最终达到“天人无间”的和谐状态。 三、“同心一德,协恭和衷” 在人类生存的现实环境中,常常会出现如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状况,因而人类社会要实现和谐,最为首要的还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主要表现为上下级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之间、夫妇之间、朋友之间等形态,由于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因而在如何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具体步骤上,最为首要的还是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由家庭而至国家天下,是儒家和谐思想的主要路径,如《大学》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大学章句》)[33]只有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先实现和谐,才有可能“协和万邦”、“神人以和”,因为“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同上)。由家庭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夫妇和美,然后扩而广之,以致以诚待人、尊敬上级等,如朱熹所认为的那样,“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论语集注•学而》)[34],“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妇朋友各得其位,自然和”(《朱子语类》卷22《论语四》)[35]。由夫妇、兄弟、父子而扩充向朋友、上下级关系,如果都本着“同心一德,协恭和衷”的思想原则出发,则家、国、天下必将和谐美好。 |
- 上一篇:“所以然”与“所当然”之理如何获得?
- 下一篇:“即物而穷其理”如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