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理学天地 > 诸子百家 >

《中国哲学史》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

时间:2012-04-25 12:38 来源:未知 作者:程功

《中国哲学史》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


(简要稿)
编写者 王心竹 俞学明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

教学要求:
  通过本编的学习,掌握中国哲学萌芽时期的特点,先秦时期中国哲学思想的特点和关注的主要问题,重点掌握儒、道、墨、法、名家等的思想。把握该阶段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地位。

  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的萌芽、兴起和奠定其基本格局的时期。中国哲学首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学,这主要是就春秋战国时期的各派学者而言。所谓“诸子”、“百家”,概举其成数,司马谈、刘歆、班固都对其有详细说明。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庄子道家,以墨子为代表墨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等。而在诸子百家兴起之前,中国哲学已走过了一个相当长的酝酿和萌芽时期。正是有这样一个深厚的思想渊源,先秦诸子才掀起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第一个高潮。诸子之学以秦王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天下一统为标志而宣告终结。秦汉以后,儒、道两家成为中国哲学的两大主流和基本价值导向。

第一章 释 名

一、“先秦”先秦的历史范围,从狭义上说,包括了我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立这段时间,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一段时间的历史。
二、1949年前的先秦史研究:王国维 “两重证明法”;顾颉刚“古史辨派”:“累层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 ;钱穆:“古史层累遗失”说。 三、1949-1976的先秦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占据统治地位古史分期问题。
四、1976以后的先秦史研究:多元化。
思考题
  如何评价古史辨派的“累层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
  如何评价钱穆先生的“古史层类遗失”说?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萌芽与产生

一、殷周时期的天命思想
  殷商时期出现的“帝”、“天帝”的观念。“帝立子生商”(《诗经?商颂》),以其祖先为“帝”、“天帝”的儿子。周代商立朝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德”、“以德配天”、“天命靡常”(《诗经?文王?大雅》)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保民”才能“享天之命”的思想。这是对殷商“帝”、“天帝”观念的修正。
二、变易和合的思想
(一)人们在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观察、分析和解释中,逐步萌发了变易的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周易》中。
1、《周易》介绍,包括《易经》和《易传》的作者、成书年代、经传的构成、特点、对中国哲学的影响等。
2、重点介绍《易经》中的变易思想。《易经》基于对人事吉凶、祸福、悔吝、休咎的占问,直观地、不自觉地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对待矛盾现象。由于自然社会普遍存在着对待矛盾现象,从而促使事物的变化。《易经》对待事物相互转化的观念,来自人们在农业牧畜业生产劳动中对于“日月递照”、“暑往寒来”的观察,也是对殷周之际“人事代谢”,“殷亡周兴”的社会转化的理解。同时,人在认知自然社会过程中,也逐渐认识了人类自我。提出了人与社会、与他人关系,以及自身行为的道德原则。《易经》倡导待人处事应该恭敬。
(二)、史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五行相互交杂以生成百物的以五行为本原的宇宙生成论。
(三)、伯阳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的气化有序性的思想。

第三章 儒 家

一、说儒
(一)司马谈:“夫儒者以‘六艺’为法”。(《论六家之要指》)
(二)班固《艺文志》关于“儒”之起源。“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游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三)章太炎《国故论衡》分儒为三。
(四)胡适:《说儒》。
二、孔子
(一)生平和影响
  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年幼丧父。少好礼,有志于学。为创立私学第一人,据说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曾任鲁国大司寇、司空。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周游列国十三年,未果。退而讲学,整理典籍。其言论及一生的主要经历,在《论语》一书中,都有迹可寻。除此之外,《春秋左氏传》、《孟子》、《春秋公羊传》、《谷梁传》、《小戴礼记?檀弓》、《孔子家语》,以及《史记?孔子世家》都各有侧重地描述了孔子的生平事迹。
  历史地位和影响:“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二千五百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二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钱穆)
(二)对周礼的态度1、公开维护周礼:
(1)批评僭礼行为:“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反对铸刑鼎。
(3)不患贫而患不安。
2、对周礼的补充:
(1)正名思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2)用德化加强礼制:“导之以德,齐之以礼”。
(3)以贤贤补充亲亲:“近不失亲,远不失举”。
(4)以“仁”为“礼”的核心:“人而不仁,如礼何?”
(三)仁的思想
1、仁的内容。
(1)“仁者爱人”,这种爱是一种基于道德情感的互相体谅互相尊重,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雍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前者是尽己之心以待人的忠道,后者是推己之心以及人的恕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里仁》)
(2)“仁”的根基则是“孝弟”:“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3)“克己复礼为仁”。
(4)落实到行动上的以“恭、宽、信、敏、慧”等来律己。
(5)强调“仁”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益处。“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2、仁的内在性、自觉性。
(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为仁由己。”
(四)中庸之道
1、中庸是一种至高的德性,是小人和君子的区别之一。“子曰;‘中庸之为德矣,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2、中庸是处世做事的最佳标准和尺度。“过犹不及”,“|攻其异端,斯害也已。”“执其两端”。
3、中庸要求遵守一定的标准,但又反对不顾一切地拘守某一固定标准。“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强调中庸的灵活原则,完全服从于他所要达到的道义原则:“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
(五)天命鬼神观
1、“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客观必然性的天
2、“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肯定天(命)至高无上的价值理想。
3、“五十而知天命” ,“不怨天,不尤人”——人在天命面前并非无所作为。
4、“子不语怪力乱神”和“祭神,如神在”。(生死:“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六)知与行
1、“生知”、“学知”、“困学”、“不学”。
2、“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故强调“学知”、“困学”,强调“多闻”、“多识”。
3、学思并重。
4、慎言敏行
三、孟子
  孔子逝后,有“儒分为八”之说,但就其主流而论,主要分为由曾子(曾参)、子思到孟子一系,和由子夏、子弓到荀子一系。
  孟子(约公元前390――前305年),名轲,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被尊为“亚圣”。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孟子一生和孔子一样,为其政治理想周游于列国,但终不被见用,故晚年退居讲学,与弟子著《孟子》七篇。孟子是战国中期百家争鸣高潮中儒家学派的一位主要代表,在当时墨家、道家兴起流行使儒家遭受严重挑战的情况下,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孟子的积极应战,才有了后来成气候的儒家。可以说,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而发扬光大。也正因为如此,后来儒家文化被集中概括为孔孟之道,长期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
(一)仁政思想
1、贵民,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它的基本内容包括:首先,君可换而民不可换。其次,民意取代天意而决定君主的选择。最后,“诛一夫”非为“弑君”。强调君臣关系的双向性。
2、养民。仁政必自经界始。强调制民之产,不违农时,使“民养生送死而无撼。”
3、倡王道反霸道,“保民而王”。“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4、义利之辨。在保持人民丰衣足食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对人民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由此,有“义利之辨”。“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事其君者也。”
(二)性善论——“仁政”的基础:“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1、何谓人性?与告子“生之谓性”不同,孟子强调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为人之性,从人的类本质来揭示人的特殊本质。
2、人性的内容。人之所以为人者的根本所在,即是人先天地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些道德意识,即“四端”或“四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它 构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一般规定:“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种以恻隐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人心,是内在于人的自然倾向,其形成往往不假思为,也并非出于有意的矫饰。这一本原的、先天性的善,正是人为仁向善的发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种“我固有之”的道德观念,又叫做“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3、圣人与我同类。从本心所具有的善性来说,圣人和一般人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他们的不同仅在于对这一善性的存与去,因此“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三)道德修养
1、扩充本心。“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责任编辑:程功)

推荐图片

网站说明 | 法律说明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TAG标签
版权所有: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站管理: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络管理部     粤ICP备150449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