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第三编 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
(简要稿)
编写者 王心竹 俞学明
第三编 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
教学要求:掌握魏晋时期玄学思潮的主要特点和论争主题,掌握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第一章 概 论
教学内容:重点介绍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历史上的“玄学”是与儒学、史学、文学并立的一个学科,其源出于老子的《道德经》“玄之又玄”义。魏晋时期,玄风大起,《周易》、《老子》(《道德经》)、《庄子》号称“三玄”,时人据之以发挥思想、建构体系。
一、魏晋玄学探讨的主要问题(提出问题,后面详细讲述)
(一)名教自然之辨。
(二)本末有无之辨。
(三) 言意之辨。
(四)神灭与神不灭。
二、魏晋玄学的形成
(一)是对两汉经学流弊的反动。
(二)道家黄老之学绵延发展的结果。
(三)汉魏时代战乱动荡的思想表现。
三、魏晋玄学的演变
(一)魏正始年间王弼、何晏的贵无说。
(二)魏后期阮籍、嵇康的“越明教而任自然”之说。
(三)西晋中期裴頠的崇有论。
(四)西晋后期郭象的独化论。
(五)东晋时代的玄、佛合流。
四、魏晋玄学的特点
(一)从内容方面看,第一,从宇宙生成论到本体论;第二,从自然的变化来观察人事;第三,醉心于个人任性;第四,儒道合流。
(二)从方法方面看,魏晋玄学摆脱了简单比附和烦琐注经并以此为满足的方法,而是采用思辨方法,以本末体用为基本范畴进行理论上的论证,并且主张“得意忘言”,由此又带有艺术色彩。
(三)从学风方面看,汉代学风是求甚解的,魏晋时不同,主“不求甚解”,即意在领会精神,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
五、魏晋玄学的地位和影响
是对汉代经学的反动,给初传的佛学以重大影响,是宋明理学的重要思想源头之一,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 魏晋玄学的主要问题
一、名教与自然之辨
名教与自然问题是魏晋玄学所讨论的核心问题。名教就是名分教化,指封建社会的礼乐制度和道德规范。自然即自然而然、自然无为,它是道的特性和法则。所谓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纲常礼法和自然无为的关系。代表性的观点有:王弼的“名教本于自然”;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的“名教等于自然”。
(一)王弼:名教本于自然
王弼,字辅嗣,生于公元226年,卒于公元249年,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微旨略例》和《论语释疑》(今佚,部分散见于皇侃的《论语义疏》和邢昺的《论语正义》中)。
王弼认为名教制度是大道离散的结果,因而其出现有其必然性,不可避免,但不是最理想的;理想的状态是回到自然无为的状态,统治者应当用自然无为的办法统治天下,这样才能实现稳固持久的统治。在此意义上,他认为名教是末,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是“崇本息末”。
(二)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字叔夜。生于公元233年,被杀害于公元262年。著作有《嵇康集》十卷。“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理想社会:“大朴未亏,君无文于上,民无竞于下。”
(三)郭象:名教等于自然
字子玄,约生于公元252年,卒于公元312年。好老庄而善清谈,西晋著名的玄学家。著作保存下来的为《庄子注》,此书是在向秀所作《庄子注》的基础上完成的。
1、自然不在名教之外。“夫仁义者,人之性也。”“君臣上下,手足外内,乃天理自然。”“所谓无为之业,非拱默而已。所谓尘垢之外,非伏于山林也。”
2、“外内相冥”,即方内和方外互相冥合,一方面要履行世俗的责任和义务, 一方面又保持内心的超脱。只要内心超脱,即使每天投身于世俗的事务也等于身在方外。
3、安于名教就等于顺从自然天性。
二、本末有无之辨
在魏晋玄学这里,本末有无之辨虽然所讨论的内容属于抽象的哲学本体论问题,但其实有和无的概念在当时有着非常具体的含义。有既指有形有名的事物,也指有为和名教;无既指无形无名的本体,也指自然无为。因此,有无之辨是名教和自然之辨的抽象化和理论延伸。代表观点有:王弼的贵无论;裴頠的崇有论;郭象的独化论;僧肇的不真空论。
(一)王弼:贵无论
王弼的世界的基本看法是“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首先,他根据具体事物的有限性排除了“有”作为天地万物根本的问题。“有分则有不兼,有由则有不尽”,“可道之盛未足以官天地,有形之极未足以府万物”“凡物有称有名,则非其极也。”其次,他从一多、众寡的角度来论证。“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最后,他从动静、常变关系来论证。“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
(二)裴頠:崇有论
1、反对“无能生有”的观点,无不能生有,有是自生的;2、有是“理”的本体。“是以生而可寻,所谓理也。理之所体,所谓有也。”3、“济有者皆有也”。
(三)郭象:独化论
1、万物自生而没有造物主。“上知造物无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也。”“生物者无物,而物自生耳。”“天地以万物为体,而万物必以自然为正。自然者,不为而自然者也。”2、事物独立生灭而不互相联系。“物各有性,性各有极”。“夫质小者所资不待大,则质大者所用不得小矣。故理有至分,物有定极,各足称事,其济一也。”即表面上看来“有所分”或“偏无自足”的具体事物,其实都是自足的、圆满的、绝对的,寂然如此,那么它们之间就没有生灭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每个事物可以独立的生存和变化,“物各自造而无所待也。”3、每个事物都是独立的实体,既不依赖前因,也不产生后果,“彼我相因,形景俱生,虽复玄合,而非待也。”事物的产生或出现是“突然而自得”,“初未有而有”。4、“天地之生有何不并,万物之得又何不一哉?”各个事物看上去虽然千差万别,其实它们都是独立自足的实体,圆满无缺,绝对无待,就这一点来说,万物是齐一的。
(四)僧肇:不真空论
生于公元384年,卒于公元414年,东晋时期北方的一个重要的佛教哲学家,般若学的重要代表。其论文和书信被后人编辑为《肇论》一书。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不真实的:1、事物不能自异;2、事物自虚;3、名实互不相当;4、缘起而不真。
三、言意之辨
符号、语言和意义的关系怎样?语言和符号能否表达意义?应当如何把握意义?这些问题是魏晋时期所讨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就是所谓的“言意之辨”。此问题既涉及认识的问题,也涉及方法论的问题。经学的学术变迁和魏晋时期鉴识人物风气的流行,直接促进了魏晋时期言意之辨的兴起。代表观点有:荀粲的言不尽意说;欧阳建的言尽意说;王弼的得意忘象说。
(一)荀粲:言不尽意说
生于公元209年,卒于公元238年,三国时期魏国人。他认为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意义和思想。“然则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今称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系辞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则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
(二)欧阳建:言尽意说
生于公元267年,卒于公元300年。他认为语言完全可以表达思想,“苟其不二,则言无不尽矣。”
(三)王弼:得意忘象说
1、“言生于象,象生于意”,“象者,出意者也;言者,名象者也。”象是表达思想的,言是用来说明象的,二者都是得意的必要工具,是不可缺少,也是不可否定的。
2、“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3、“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言不尽意”对打破经学烦琐方法的意义;对把握文学的审美规律的重要意义。
四、神灭与神不灭
形神关系问题,即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更具体地说,人的身体死亡以后,人的精神是否随之消灭?一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代表性的观点有:慧远的形尽神不灭说和范缜的神灭论。
(一)慧远:形尽神不灭说
(二) 范缜:神灭论
1、揭露佛教造成的社会危害。
2、以偶然论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3、神灭论
(1)行神相即。
(2)形质神用。
(3)特定的“质”决定特定的“用”。
(责任编辑: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