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魂兮归来——纪念宋濂逝世625周年
柳哲
宋濂遗像
今年农历5月20日(公历6月15日),系明代著名学者、“开国文臣之首”、《元史》总裁宋濂逝世625周年纪念日。
在625周年前,宋濂谪戌四川茂州,由于年迈,经不起旅途劳顿,一病不起,于1381年古历5月20日,卒于夔州(今重庆奉节),旅葬夔州西莲花峰下,由浙江武义门生桑以时操办丧事,乡友严陵余公文护视宋濂墓。
宋濂门生方孝孺于1381年6月作《吁天文》。1391年,方孝孺至蜀,访宋濂遗孤,得与宋濂孙子宋怿会面,为宋濂长子宋瓒作《宋仲圭墓志铭》。1383年闰4月,方孝孺抵汉中,道经夔州,祭宋濂墓,抚恤其家。
明成祖永乐11年12月27日,蜀献王召宋濂孙子宋恪,赐葬具,将宋濂墓迁葬于华阳县安养乡之原,遣文武官员共同祭奠宋濂,并赐田80顷,以奉其祀,长子宋瓒与妻贾氏葬在其父墓右。
明代宗景泰5年,四川按察使弋阳黄溥等祭奠宋濂墓,并撰祭文。
明英宗天顺2年,四川副宪周文盛作祠堂3间于宋濂墓前。
明宪宗成化7年6月,镇守四川并行都司尚衣监梅忠、巡视四川南京户部右侍郎黄琛、河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郭纯、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胡供宸、右布政杨文琳、四川等处提刑按察使司副使高瑛、彭韶等祭奠宋濂墓,并有祭文。
明宪宗成化9年,巡抚四川都察院副都御史夏壎祭奠宋濂墓,有祭文。
明宪宗成化14年,四川等处提刑按察使副使公安王轼祭奠宋濂墓,有祭文。
明宪宗成化21年,蜀惠王拜宋濂墓,见其土脉浅薄,命承事宋璟于净居寺旧茔启其藏而窆宋濂,在锦城迎晖门外。寻废其寺,建祠祭祀宋濂。
明孝宗弘治3年,四川提学佥事王敕请于巡抚冯俊、巡安魏英等,奏复宋濂旧官。命春秋祭祀于有司。
明孝宗弘治9年2月17日,奉旨仍依原任翰林学士承旨职,于本官葬所祠堂内设立神主牌位供奉。行令成都府分派成、华两县,每年春秋时月致祭。有《复官受祀事迹》。
明世宗嘉靖11年,夔州府知府倪组重建三贤祠,祭祀宋濂、周敦颐等三贤。是年,在华阳县宋公祠左增设方正学祠。
明世宗嘉靖25年,四川巡抚鄞县张时彻临拜祠墓,访公后人,并为之立庙,拨给田产,立其宗,而使其世守。其庙在华阳县东门外五里。张君有《宋学士家庙记》。
明神宗万历年间,四川巡抚御史夏邑彭端吾祭奠宋濂墓,有祭文。
清高宗乾隆12年,华阳县知县聊城安洪德呈请清算祠产,复潜溪祠为书院,有《碑记》。
清高宗乾隆53年,四川布政使王站柱命部属王开业、李义尊督治田籍,重修书院。
清宣宗道光13年,华阳县知县高学濂移潜溪书院于成都城内梨花街,有《章程》。
清宣宗道光30年,四川布政使钱塘吴振棫,委派华阳县知县萧山朱凤枟拨款重修宋濂祠、墓,有诗纪事。
清德宗光绪三年,华阳县重刊《潜溪书院志略》。
清德宗光绪24年,四川学政钱塘吴庆坻倡捐百金,并提乡馆积金及募浙人之官蜀者,共得八百金,委派四川广济库大使仁和王永言重修宋公祠、墓,会祭祠下。
清德宗光绪25年,四川同知奉化孙锵招集同人,谒华阳宋公祠。
清德宗光绪26年,四川教习知县义乌黄卿夔招集同人,会祭宋公祠、墓,有祭文。
清德宗光绪27年,钱塘丁立中编辑《潜溪录》7卷。
清德宗光绪28年,华阳县知县桐城方旭改梨花街潜溪书院为华阳小学堂,改宋公祠墓为东乡蒙学堂。
清德宗光绪31年,华阳小学堂改为中学堂,东乡蒙学堂改为华阳师范传习所。祠产拨归华阳劝学所经理。
清朝宣统2年6月,孙锵重到成都,谒宋公祠、墓,撰启通告,经华阳县城议事会议决,由华阳劝习所重修宋公祠。有议案。
是年10月13日,宋公600岁生日,四川总督襄平赵尔巽同布政使太和王人文、提学使天津刘嘉琛、提法使上元江毓昌暨浙人在四川为官的同乡会祭祠下,有祭文。
民国3年,孙锵捐款刻《潜溪录》7卷成,呈送四川提学使。
是年4月,孙锵摹刻《宋公全集》,开工于成都文殊院。
以上为笔者从《潜溪录》中摘录与四川有关宋濂墓祠等史料,作为对宋濂逝世625周年的纪念。
嘉庆《四川通志》有宋濂的人物详传。其中载:“其明年(1381),卒于夔,年七十二。知事叶以从葬之莲花峰下,蜀献王慕濂名,复移茔华阳城东。”
据最近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日本人山川早水在100多年前著的《巴蜀旧影》一书中“宋濂墓”一节的记载:“据闻宋濂墓在城东五里净居寺庙内。其近旁有潜溪书院之处”。(其下古诗四十首,译者略)。
据如上史料可知,历代四川地方官员包括在四川为官的浙江同乡,从明初至民国初年,对于宋濂的道德文章推崇备至,纪念宋濂的活动也颇多。
但近100年来,笔者就没有听说过四川有关方面对于宋濂墓祠保护以及相关纪念活动的消息。现在互联网非常方便,笔者搜索宋濂墓祠等关键词,也无法得到相关的信息。
难道一代文豪宋濂真的在异地他乡的四川被人遗忘?但愿这不是真的。
在宋濂逝世625周年到来之际,作为宋濂的业师、元代著名学者、“儒林四杰”之一的柳贯21世孙,宋濂胞兄宋渊(其孙女嫁给柳贯孙子、笔者19世祖柳穟)的21世外孙,发起与海内外的宋濂后裔、宋氏宗亲以及四川、浙江有关单位和人士,共同举办网络公祭宋濂逝世625周年,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和支持。
笔者于5月29日以来,曾求助四川的多家媒体,寻找在四川成都的宋濂墓祠以及其后人,至今仍无任何反应。
笔者通过打电话给成都地方志办公室,了解华阳今在什么地方。他们告诉笔者华阳在今双流县下属的一个镇。于是通过114查询华阳镇政府的电话,接电话的值班人员,比较热情,但对于宋濂是一无所知,并告我该镇文化站干部的电话,通过电话了解,宋濂墓祠所在地的净居寺并不在华阳,应在石羊与成都高新区一带。笔者于是又打电话给石羊街道办事处与高新区,净居寺显然已经无法找到,目前只有以净居寺命名的街道,是在锦江区范围内。
笔者在锦江区政府的网站看到其介绍:“成都市锦江区地处成都市城区东南部,西北与青羊区相连,西部隔锦江、府河与武侯区相望,东与成华区毗邻,东南与龙泉驿区接壤,南与双流县相依。
属地为古华阳县城及其近郊,华阳县始置于唐代。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在成都县城偏东置蜀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名华阳县,其县城及近郊为南河以北的区域。自此,一城两县共治的状况持续达1200余年。1921年,成都、华阳两县合并置成都市政公所。1928年,置成都市为省辖市,华阳县城区归市辖。1953年置东城区,1955年望江区并入东城区。1990年底东城区撤销,其主体部分改置锦江区。”
锦江区为古华阳辖区,宋濂墓祠所在的净居寺就在锦江区,应该与历史记载相符。
宋濂墓祠,至今是毁是存,仍然是一个谜。笔者希望四川成都有关部门与媒体能够帮助笔者与浙江宋濂后人寻找在四川的宋濂墓祠及其后裔。
宋濂墓祠万一不幸被毁被占,笔者也希望四川有关部门能够在适当的地方重修宋濂墓,建立有关纪念设施,以告慰卒葬于巴蜀的明代大儒宋濂的亡灵能够安息。
笔者在今日以“潜溪书院”搜索,却发现了重要的信息。在《从街道名字看成都历史》一文中对“报恩寺街”有如此介绍:“报恩寺街,即宋公桥街,又名茗粥街。明代初年的大文学家宋濂(字潜溪),曾经教过太子和诸王读书,他是宰相李善长(应为胡惟庸,宋濂长孙宋慎娶胡惟庸孙女为妻。——笔者注)的亲家。后因李善长(应为胡惟庸——笔者注)出了祸事,宋受株连,判为死罪,后得到马皇后的解救,谪贬四川夔州,不久遂死。蜀王是他的学生,将宋濂的尸体迎来成都,葬于静居寺(应为净居寺。——笔者注)侧,并改静居寺(应为净居寺。——笔者注)为报恩寺(又称潜溪祠)祭祀宋濂,以表学生报答师恩的诚意。清代,为华阳县的书院,号潜溪书院。有小桥,称宋公桥。桥头有不少慈善人家施茶,施稀饭,故人们又称之为茗粥街。”
在《成都“花木”深 》一文中对 “梨花街”有如此介绍:“清末光绪年间,街内建了潜溪书院,后来又改为华阳中学,是川西一所颇负盛名的学校。”
《双流县志》有如此记载:“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华阳县将潜溪书院改办为华阳学堂,次年改为华阳中学堂,民国29年(1940)改为华阳县立中学。”
《成都回望》有如此记载:“清代前期有锦江、墨池、芙蓉、潜溪四大书院。”
令人欣慰的是,笔者在浙江兰溪市梅江镇宋宅村、下溪前村等地发现了宋濂后裔聚居地,宋宅村的宋濂祠堂(宋氏家庙)已被列为兰溪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后,笔者竭诚欢迎对宋濂墓祠及其知情的人士,能够给笔者提供信息,在下不胜感激。(联系电话010-62767364,联系地址:北京大学吉永庄5号寻根工作室,联系人柳哲,邮编:100080,电子邮件:caojuren@vip.sina.com,QQ130518188)
2006年6月15日于京华寻根居
天下柳家人网站:http://www.liuxiahui.cn
网络公祭柳下惠网站http://liuxiahui.netor.com
柳哲博客http://xungen.blogchina.com
未名工作室http://weiming.tougao.com
柳哲寻根工作室http://caojuren.vip.sina.com
QQ:130518188
联系地址:北京大学吉永庄5号寻根工作室 柳哲 邮编100080
010-62767364,86517312,13051818154 电子邮件:caojuren@vip.sina.com
(责任编辑: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