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墓葬
文康葛胜仲《丹阳集•陈朝请墓志》云:“王安礼守润欲葬之,藁殡久无归者。朝请市高燥地,亲为处葬具,三变始就窀穸。近岁水军统制羊滋命军兵凿土,得柳墓志铭并一玉篦。及搜访摩本,铭乃其侄所作,[高熙曾先生以为此人当系柳淇。《崇安县志》载柳淇为柳永之侄,且为书法家(见《皇宋书录》),则此墓铭当出柳淇之手。]篆额曰:“宋故郎中柳公墓志”,铭文皆磨灭,止百余字可读云:“叔父讳永,博学,善属文,尤精于音律。为泗州判官,改著作郎。既至阙下,召见仁庙,宠进于庭,授西京灵台令,为太常博士。”又云:“归殡不复有日矣,叔父之卒,殆二十余年云。”
按叶梦得曾在丹徒做过官,葛胜仲也是丹阳人,他们都说王安礼守润州(即镇江)时葬柳永,这是比较可信的,可惜王安礼原集及葛胜仲原集都已失传,不能考见营葬柳永的事:今大典本的王安礼《王魏公集》及大典本的葛胜仲《丹阳集》又都没有提到葬柳永的事,竟使我们找不出更多的材料证实营葬柳永的详细经过。
另外乔长富先生所写《柳永墓葬何处》一文,发表于2006年2月6日《镇江日报》上,对于柳永的墓葬作了详实的考证,对于在江苏镇江重修柳永墓或其它纪念设施的依据。特抄录全文如下:
柳永(约980-1053年)是宋代大词人。他生前词名显著,但仕途坎坷。去世之后,对于他的葬地,有五六种说法。最后,经过词学专家考证,断定柳永是葬在润州(今镇江)北固山下。这一结论为大多数学者所信从。
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明确说柳永“死,旅殡润州僧寺”;明代正德《丹徒县志》有“屯田郎柳永墓在(丹徒)土山下”,万历《镇江府志》不但有同样记载,而且记载了在土山下发现的柳永墓志铭残碑的部分内容。问题在于,柳永墓是“在土山下”,“土山”就是北固山吗?
事实上,“土山”并不是北固山。元代镇江籍学者俞希鲁所撰《至顺镇江志》卷七说:“土山,在县西江口,俗呼竖土山(唐刘禹锡诗:‘土山京口峻’)。旧与蒜山相属,今改名银山。”而北固山,东晋以来就很出名,人们并没有称它为“土山”的。可见,柳永墓所在的“土山”,就是“银山”(今天镇江五十三坡下仍有叫银山门的地方),就是云台山北面的那一部分,并不是北固山。
清代镇江籍词人赵彦俞有一首凭吊柳永墓的《琵琶引》词,上段开头就说:“芳草西津,那堪问,故里清明时节。”中间又有“春去也,荒坟一掬”等语;下段更有“惟有土山深处,记王郎碑碣”(指柳永墓残碑)等语。从中可以看出,柳永墓所在的“土山”,是紧靠“西津”(即西津渡)。这首词,既是柳永墓“在土山下”的旁证,更是“土山”就是“银山”的明证。根据上述情况,可以认为,柳永墓是在紧靠西津渡的“银山”下,而说柳永墓在北固山下就值得怀疑了。前两年,在讨论北固山景区规划时,有人曾提议在北固山重建柳永墓。现在看来,这是不妥当的。但是,既然柳永墓是紧靠西津渡,那么如果能在西津渡一带重建柳永墓,就不但对于纪念柳永这位大词人,而且更对于挖掘和丰富西津古渡一带的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意义,可谓一举数得。
(责任编辑: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