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戈隆
一个普通的打工仔,不普通的是他还带着85岁的农村外婆客居在外乡奋斗。他的事迹受到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2004年8月中央电视台“夕阳红”、“小崔说事”栏目以“带着外婆打工”为专题进行了报道;2005年8月香港凤凰卫视“冷暖人生”栏目对此进行了报道;2006年5月广东卫视“人在他乡”栏目也对此进行了报道……他叫唐戈隆。
唐戈隆,男,湖南来粤打工青年。熟悉唐戈隆的人都知道,他从农村到城市里来打拼,已经有十来个年头了,惟一让他和成千上万普普通通的打工仔不同的是,无论漂泊到哪里,他始终带着他的外婆,精心照顾,细心赡养,天天为外婆做饭洗衣、洗脚擦身,为她治病求医。虽然打工路坎坷漫长,但他决心要将孝道进行到底。2006年,他当选为“广州十大孝子”候选人,并荣获广东省“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十大杰出人物”提名奖。
与外婆相依为命
唐戈隆从小与外婆相依为命,还得从24年前的一场悲剧说起。唐戈隆出生在湖南永州乡下。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描述了1200年前永州人的悲惨遭遇。不幸的是,毒蛇也给唐戈隆一家带来惨烈的厄运。一个冬天的日子,母亲上山砍柴,被毒蛇咬伤。当13岁的小戈隆跑回家的时候,母亲躺在床上已经奄奄一息。小戈隆泪流满面地用草药为母亲擦洗伤口。母亲张开嘴,却说不出一个字,随后就撒手人寰。小戈隆清楚地记得母亲最后的眼神——母亲看了看他,又下意识地向外婆望了一眼。母亲去世之后,唐戈隆的舅舅也因为癌症去世,而外公经不起这沉重的打击,在一年的正月里喝下了农药。父亲随之再婚,离开了这个家庭。家里只剩下了外婆和唐戈隆一老一小,一个热热闹闹的家突然沉寂下来。随后,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又烧毁了他和外婆栖身的老屋。在乡亲们帮助搭起来的一间土砖屋里,唐戈隆伴着外婆度过了他苦难的少年时期。
后来,唐戈隆在父亲工作的小镇上了中学。虽然离开了乡下的家,但他总忘不了母亲最后的眼神,他深深知道,外婆是母亲最放心不下的人,他不能离开外婆。于是,在外求学期间,他总在父亲的小屋和外婆乡下的老屋间奔波。当时七十多岁的外婆挑水、上山打柴、种地等样样都得自己来。唐戈隆担心年迈的外婆身体不支,每次放假的时候他都会回到这个乡下的老屋,帮外婆干活,挑水、打柴、插田、挑肥、收割……山里面的事情他样样能干。外婆也很心疼唐戈隆,每次回去的时候,外婆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让他多吃肉。如果外面的太阳大,外婆就拦着不让他出去干活。每年寒假,他都要帮外婆杀猪,然后在那个温暖的老屋,和外婆一起过年。唐戈隆记得,每年过春节的时候,他把火烧得很旺很旺,然后找村里几个好的伙伴围着外婆,边烤火边唱歌给她听。儿时和外婆在一起的记忆,虽是苦涩的但也是温暖的。很多个夜晚,唐戈隆都是在外婆的臂弯里进入梦乡,外婆的老屋是他的避风港。那时他只期望着,这惟一能够抓得住的一点点宁静和温暖能够一直在他的身边。他没想过未来,他觉得和外婆这样相依为命的日子很幸福。
带着外婆去打工
唐戈隆永远记得中学毕业后的第一个春节,大年三十的晚上,外婆和往年一样烧年饭的时候,突然哭着倒在了灶台边。当时,唐戈隆以为外婆病了,把她安顿到床上,并说到镇里去找医生。刚要离开,却被外婆一把抓住了衣襟:“你不要走。”外婆用了好大的力气才说出这四个字来。从外婆的眼睛里,他平生第一次发现了恐惧的神色。那不是身体的疼痛,是心里的悲苦。也就是在那个凄凉的夜里,20岁的唐戈隆决定到永州打工去。那时候家里很穷,外婆有时候想吃个鸡蛋都吃不到。他决定要好好养活外婆,“让外婆每天都能吃到鸡蛋。”
外出打工的唐戈隆,开始了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奔波,故乡的老屋里,只剩下外婆孤单的身影,每到年节的时候,外婆一定会不厌其烦地向外出打工回来的年轻人问着,“宝仔回来了没有,宝仔什么时候回来”,得到的回答一定是,“马上就会回来了,宝仔会回来的”。那一阵子每到夕阳西下,外婆在村口张望的身影,已经成了村子里一道固有的风景。只身在外打工的唐戈隆,对外婆的思念和担忧,一天比一天沉重,最终他还是做出了一个让周围人都颇为吃惊的举动,就是把外婆接到身边,带着外婆去打工。那年冬天当他回到家的时候,他一推开家门顿时惊呆了,外婆原来那么健朗的一个人,一下子瘦了很多。唐戈隆给外婆做了满满的一碗鸡蛋面条,外婆一边吃还一边说,她有八九天没吃饭了。看着外婆香喷喷地吃饭的样子,唐戈隆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外婆带走。
经过多年的漂泊,唐戈隆终于在广州落了脚,成为了一名职业培训师。为了省钱,唐戈隆把家安在了番禺。因此,每天他要在路上奔波三个多小时。但每天不管回来得再晚,他都要和外婆聊上一阵,把一天的见闻说上一说。为了方便外婆进出,他每次搬家都是非一楼不租。一个外地人在广州闯荡不容易,再带着老外婆就更不容易。每天早晨7时前,他要替外婆煮好早餐,准备好洗脸水,伺候外婆起床,吃饭。洗过碗,收拾好屋子,把外婆的午饭准备好,他才出门上班去。回家有时间的话,他一定会拉上老太太散步。于是,人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小伙子,一个小脚老太,常手拉着手,在大街小巷漫步。外婆81岁生日的时候,唐戈隆还给她过了一个隆重的生日,请了好几个同事、老乡参加,外婆高兴得像个小孩一样大呼小叫。
十几年来,四处漂泊的唐戈隆常常为生计发愁。但是情愿自个儿饿着,也要保证让外婆吃上鸡蛋。在这十几年里,他换了很多的地方,换了很多的工作,惟一让他和成千上万普普通通的打工仔不同的一点是:无论到哪里漂泊,他始终带着他的外婆。有人说,这是一首现代版的敬老之歌;但唐戈隆则说,“我永远是外婆手里的风筝,也是外婆手里的拐杖”。
为婆失爱不言悔
因为带着外婆生活,唐戈隆曾错过了一段爱情。
唐戈隆的外婆不是一般人家的老人,一连串的打击在她心里留下了过多的伤痕。接连遭遇丧女、丧子、丧夫之痛后,她的脾气更加敏感多疑、固执,言语尖锐伤人。唐戈隆的初恋女朋友就是让外婆一耳光打走的。外婆多疑,自己的鞋子、衣服忘记放在哪里,就说是被女友拿走,向唐戈隆告状。一天,外婆在家里数自己的私房钱,女友来敲门,外婆坚持不开。女友一怒之下,踢开房门进屋,外婆就打了女友耳光。看着踢坏的房门和哭泣的女友,唐戈隆左右为难,女友下了最后通牒:“要外婆,还是要我?”唐戈隆忍痛选了外婆,“外婆是我所有亲情的寄托,我离不开外婆。而且如果把外婆抛在一边,自己去筑安乐窝,外婆肯定活不了几天!那么我将一辈子遭受良心的谴责。”不久,唐戈隆给外婆带来第二个女朋友,每当他晚归,他的女朋友就会在家里陪着外婆。外婆每天天黑之前必须见到唐戈隆,否则她就骂人,看见谁骂谁,即使是过路的人。女朋友不知道挨了多少次莫名其妙的骂,直到有一天,她请求唐戈隆把外婆送回老家。送回老家,其实就等于把外婆送上黄泉路,唐戈隆只能再次分手。之后的日子里,也有不少女孩陆续来到唐戈隆的身边。可是她们都无法忍受外婆无休止的唠叨,一位姑娘曾也劝唐戈隆把外婆送回家乡:年轻人老守着外婆,不值得!只有唐戈隆理解外婆的心,“她不是真的骂人,那是出自她的一种恐惧,她害怕失去我。她年纪大了,思想守旧:女孩子要挑人高马大,干活麻利的。城里的姑娘太花枝招展了,她看不惯!”在爱情与孝道的冲突面前,他作出的选择是:牺牲爱情,维系亲情。对于爱情,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唐戈隆在都市里渴望爱情,更坚守着一份独特的亲情与孝道。唐戈隆说:“我没有怨言,绝不能怪我可怜的外婆。也许我的缘分没到。”唐戈隆今年已经38岁,交过的女朋友也不少,却一直没有结婚。原来,他选择的女孩不但要他喜欢,更要外婆满意。
有诗赞云:
家破人亡苦难生, 蛇伤慈母泪长盈。
婆孙为命相依苦, 衣食堪忧共克勤。
养老打工朝夕见, 嘘寒问暖赤心明。
年将四十身犹独, 原是亲情胜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