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新二十四孝故事四

时间:2012-03-21 09:15 来源:未知 作者:程信中

杨怀保:子顶父任 勤工养家

 
  • 来源:新二十四孝
  •  
  •  
  •  
  •     “人要自强自立,苦难并不能改变我对父母的孝心,因为我是他们的儿子。”

      ——杨怀保


    他,年仅12岁就勇敢地挑起了照顾父母和年幼弟弟的家庭重担;他,经历了无数苦难却始终自强不息地担负起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责任,他的名字叫杨怀保。


    杨怀保,男,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定军山镇沟口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现为湘潭大学商学院2007级研究生。十多年前,他的父亲在工地打工时腿被砸伤几乎丧失劳动能力,母亲因病手术不仅使家里债台高筑,而且永远丧失了劳动能力,年幼的他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200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湘潭大学,上大学后他又把一家人接到湘潭,用课余打工赚来的钱承担了自己和弟弟的学费、父母的医药费和全家生活费,同时他还多次募捐集资帮助比自己更贫困的同学。他的孝心与爱心感动着身边的每个人,先后荣获“湘潭大学十佳大学生”、“湘潭大学优秀毕业生”、“湘潭市十佳大学生”、“湘潭市优秀毕业生” 、“2006感动湘潭十大新闻人物”、“湖南省大学生品学奖”、“陕西省十大孝子”、“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自强不息  撑起家庭支柱


    如果说苦难是一所大学,那么杨怀保在这所大学里跋涉、磨练了好久,其中走过的路,远比大多数同龄人要痛苦和漫长。


    杨怀保家境贫寒,童年的他乖巧懂事,常帮家里做家务。刚上初中时,母亲因病动手术丧失了劳动能力,本来一贫如洗的家更是债台高筑。年仅13岁的杨怀保勇敢地挑起了一家的重担。课余时间上山挖药、种地,周末时间全泡在自家责任田中,替父母干完剩下的农活。少年的杨怀保忘了玩耍是什么样的感觉和滋味,只知道家里的活好像永远都干不完。15岁的杨怀保以优异的成绩被陕西省重点中学勉县一中录取。但是对于杨怀保来说,更大的磨难才刚刚开始。


    读高中一年级时,他的弟弟杨哲也开始上学。多病的父亲杨世林来到勉县县郊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干活,才干了几天,膝盖便被钢筋砸伤。当杨怀保见到父亲的时候,父亲躺在勉县一中的大门口,血已经把裤子染红并凝固。更让杨怀保揪心的是,工地离学校十几里路,被砸坏膝盖的父亲居然是走过来的,身上连1元钱的公交车费都没有!杨怀保惊呆了,跪在父亲面前号啕大哭。后来,在杨怀保的再三努力下,工地老板只愿赔偿2000元钱作医疗费。由于没有到正规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杨世林的脚落下了后遗症,也丧失了干重活的能力,一家人的生活陷入绝境。


    杨怀保打算南下打工。父亲知道后,几乎给儿子跪下,说:“儿啊,你要是放弃读书了,我们以前的苦就白吃了,罪也白受了!”杨怀保妥协了。这一学期期末考试,杨怀保以全校第5名的成绩考入重点班。学校在获悉杨怀保的家境后,决定免除他3年的学费。在父亲养病的日子里,杨怀保上高二了,家里想办法给他借来了200元钱生活费。杨怀保把账一算,每天伙食费等一切开支不能超过两元钱,才能把这个学期读完。于是,杨怀保每天早上买好一天的馒头——6个,早上吃一个馒头,喝一碗稀饭,中午就去学校餐厅盛一碗免费的汤,和着3个馒头吃,剩下的两个馒头晚上吃。这样算下来,一天居然只要1.8元。但一个月下来,他常感觉体力不支。
   

    在信念和毅力的支撑下,杨怀保进入了紧张的高三。为了给儿子最后的冲刺加把劲,父亲执意要去找工作,扬怀保只得答应。为了照顾到父亲,他在学校附近为父亲找到一份扫地的工作,但这只能勉强维持父子二人的生活费。妈妈看病、弟弟上学的钱仍然没有着落。到了收割油菜和小麦的时候,杨怀保给父亲出了个主意,父子俩去县城附近帮人收割油菜和小麦。那段时间里,杨怀保下午放了学便骑自行车带父亲到地里,一直干到凌晨1点多。拿工钱的时候,杨怀保惊喜地发现,一个晚上自己跟父亲居然可以赚60多元。这样辛苦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杨怀保高考前的两个月。


    尽孝尽责  带着家人求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03年,杨怀保考上了湖南省的湘潭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本科生。为了挣到上大学的学费,杨怀保独自一人来到西安,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找到一份每天只有25元收入(扣除生活费)的工作。2003年9月,在班主任老师的催促下,揣着打工挣来的1200元,杨怀保忐忑不安地跨入了湘潭大学的校门。


    军训过后,杨怀保口袋里已经只剩下200元生活费,而家里的消息更让他担忧:妈妈身体不好,没有钱治疗,只能躺在床上;父亲的脚伤后遗症复发也没有钱买药;弟弟由于体质虚弱频频尿床,成绩急速下滑……迫于生活的压力,杨怀保每天一下课就穿梭在校园里,寻找着可以赚到生活费的工作。有一天,学校勤工俭学部代一家槟榔公司招聘推销员,每卖一包槟榔可以赚两角钱。杨怀保领取了20包槟榔,利用休息时间逐个宿舍去推销。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后来他又做起了家教,终于解决了生活费的问题。


    虽身在大学校园,杨怀保却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千里之外的父母与弟弟。2004年春节,回到告别半年的家中,杨怀保发现父母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正在长个子的弟弟也十分瘦小,他们都需要人照顾,怎么办?杨怀保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艰难决定:带着家人上大学。经过一番努力,杨怀保在湘潭为父亲找了一份废品收购站的工作,给弟弟找学校解决了入学问题,并在学校附近租下一套小房子。2004年8月10日,杨怀保终于将父亲、母亲和弟弟都接到了湘潭,一家人团聚在千里之外的异乡。一家人团聚了,可生活的艰难却看不到头:弟弟的学杂费,父母的医药费,还有房租、水电等日常生活开支都没有着落。除了父亲一个月500元的收入,其他开支都得靠杨怀保想办法。为了挣钱养家,学习之余,杨怀保四处寻找打工的机会。2004年暑假,杨怀保在长沙一口气找了三份工作:白天骑上自行车,沿街推销口香糖,同时利用空隙兼做某大学的招生工作,晚上则到学生家中做家教。每天杨怀保清早出门,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多。一个暑假下来,他赚了5200多块钱。就这样,杨怀保一边读书一边工作。销售、导游、店员、家教……杨怀保都尝试过。“我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在哪里,只要看到有‘招聘’字眼的纸张都要看个清楚。”最多的时候,他同时干7份兼职。上学、打工、照顾家人,杨怀保的生活像陀螺一样高速旋转着。


    2006年9月,刚进大四的杨怀保成功应聘到TCL公司。当接到TCL总部从惠州发来的邀请函时,杨怀保迟疑了。父母刚刚熟悉了湘潭,弟弟还在读初中,要是自己过去工作了,意味着又一次大的迁徙,折腾得起吗?想到这里,杨怀保把邀请函藏了起来,着手考研究生。他想,只要考上本校研究生,就可以争取留校,一家人就能完全安定下来。


  
  侠义仁心  书写人生大爱


    2004年,杨怀保担任了学工处勤工俭学管理中心市场拓展部部长。在学校勤工助学管理中心,杨怀保碰到了许多像自己一样贫困的大学生,听到和看到了太多贫困生的艰难求学故事。深谙贫困学生求学艰辛的他,决定给贫困生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于这个每月仅仅只有185元工资的岗位,杨怀保倾注了许多的精力。他先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贫困生们组织了数场心理讲座和报告会,给他们讲述兼职安全和自我保护、自我维权等综合知识;其次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贫困生们找到自信,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走出因家庭贫困而自卑的心理阴影;再次是利用学校的平台,加大与校内外各企业、高校各种组织团体的联系,力争为学校的贫困生开拓更多的岗位。杨怀保还制作了一本勤工助学管理中心推介手册,利用周末的时间,将湘潭市大大小小的企业都跑了个遍。整整两年,他先后形成策划书90余份,促成勤工助学中心与苏宁电器、步步高连锁超市等30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两年来,他为千余名同学拓展勤工助学岗位2000多个,贫困生通过勤工俭学所得收入合计约15万元,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赞扬。在担任学校勤工俭学市场部部长期间,杨怀保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敬老院义务照顾老人、陪老人聊天。他立志广泛传播孝道,近半年到各地作了多场励志报告。2007年7月,他在长沙组织举办了国内首家“孝行天下”夏令营,他积极响应学校的爱心义卖、海啸捐款等号召,并组织了多次募捐活动。


    如今,正在读研的杨怀保,仍然还要负担家里的一切,除了在猪场工作的父亲外,上初二的弟弟和多病的母亲,依然需要他去挣生活费,他仍需负重前行。尽管如此,他还是在新学期开学时报名应聘研究生会的实践部长一职,他还是想为更多贫困的同学们服务。苦难中,杨怀保爱上了助人的快乐。他说:“在我走过的20多年里,生活给了我太多的磨难,而我现在也只是跨出了一小步,前面的路还有很多的坎坷要我去跨越。我还要面临更多的挑战与考验,但我相信只要不放弃,终会迎来一片艳阳天。” 


   
有诗赞云:


    母病医疗筑债台, 父伤导致后遗症。

    打工赡养方尊老, 圆梦读研更进阶。

    携带家人上大学, 愿帮校友跑长街。
(责任编辑:admin)

网站说明 | 法律说明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TAG标签
版权所有: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站管理: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络管理部     粤ICP备150449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