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新二十四孝故事一

时间:2012-03-21 09:09 来源:未知 作者:网络

周玉兰:温被试针 敬婆甚母

 
  • 来源:中国孝文化研究
  •  
  •  
  •  
    “这个家多亏有个好媳妇,媳妇比闺女还亲,比闺女更贴我的心” ——周玉兰的婆婆


    三十多年如一日,为婆婆端屎端尿、洗脚擦身、伺候吃穿,无微不至,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三十多年来,为了婆婆的健康长寿,有过雨夜送诊,有过以身试针,却毫无怨言;她三十多年来的行孝事迹,感动和影响了所在村落的老老少少,并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在她的倡导下,孝感市毛陈镇董永村,成立了“董永村孝子协会”,并在她的带领下,董永村的村民们个个都在争当尊老敬老的当代孝子。她的心灵如同和煦的阳光一般,无处不在,温暖着亲人和乡亲们。


    她,就是周玉兰,湖北孝感市孝南区毛陈镇董永村村民。1996年10月,她以全市第二的票数当选为“孝感市十大孝子”; 1999年的2月,她又荣登“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并参加了表彰大会。


   
嫁入夫家,侍婆如母


    1970年的一天,毛陈镇董永村热热闹闹地迎来了一位聪明能干、美丽贤惠的新媳妇——周玉兰。新媳妇被迎进大门时,50多岁的汤婆婆满是笑容,喜上眉梢,但内心深处还是暗自担心:不知道以后和这个儿媳妇会相处得怎样?婆婆的担心其实不无道理,像“婆媳是天敌”、“婆婆背上背个鼓,逢人说媳妇;媳妇背上背个锣,到处说婆婆”这样的俗话比比皆是,婆媳难相处似乎成为社会的金科玉律。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汤婆婆和媳妇相处久了,便逐渐认识到自己媳妇的好来,终于把俗话都改成了“媳妇敬婆婆、婆婆夸媳妇”。


    平时玉兰叫婆婆如同叫自己的亲娘一样称之为“我的母亲”,让婆婆觉得她像女儿一般亲切,可以依靠。玉兰不止在称呼上尊敬婆婆,在生活上更是以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侍奉婆婆。每天她总是抢着做屋里屋外的活,尽量不让婆婆操心;为了让老人开心,玉兰经常讲一些趣事给老人听,陪老人去村外看戏,还特地请人将家里唯一的一台小收音机修好交给婆婆,供婆婆解闷。遇到老人心烦,说了自己几句重话,她也是一笑了之,决不惹老人生气。因为老人年纪大,玉兰每次上街总要买一些营养品给婆婆补补身体,甚至把别人送给自己的蜂王浆全部留给婆婆。到了冬天,婆婆因岁数大了,血脉弱,天一冷就早早地偎在被窝里,两腿冷冰冰的,床上也是冷冰冰的,半天睡不着。玉兰知道了,就关切地问婆婆有什么不舒服,婆婆说:“腿像凉水浇!”玉兰赶紧又拿来一床被给婆婆盖上。半夜,玉兰还是听见婆婆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安睡,心里很难过。第二天,玉兰提前生着一盆火,拿着婆婆的被子用火烤,烤热了中间烤四周,烤得老人心里暖乎乎的,这一夜婆婆睡上了暖和觉。后来,玉兰觉得用火烤被子不太安全,被子上又留有烟味,就找来盐水瓶,灌满热水放在婆婆脚边。再后来,玉兰干脆和婆婆一起上床,把婆婆冰冷地腿放在腋下,用自己的体温暖婆婆……每当想起这些,老人都感谢上苍赐给她这个比女儿还亲的媳妇。


   
雨夜送诊,倾心救婆


    尽管平日里玉兰对婆婆精心照料,但老人毕竟年岁已大,疾病让玉兰防不胜防。


    1986年冬天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婆婆的老毛病——慢性支气管炎发展为肺炎并引发哮喘急性发作,呼吸困难,脸色苍白,情形非常危急。丈夫此时不在身边两个年幼的儿女吓得哭个不停,周玉兰赶紧借来板车,铺好被褥,在邻居们的帮助下,将婆婆抬上板车并盖上雨衣,一刻也不敢耽误地往医院赶。乡村的路并不平整,再加上当时天气十分恶劣,上坡时,她咬紧牙关冒着夜雨、顶着寒风使劲地往上拉,但由于路太滑又急着赶路,车子失去平衡,一下子翻倒在泥水里,玉兰迅速扑过去用自己的背抵住要滑下去的婆婆,尽量不让婆婆身上沾上一点泥水,自己却一个趔趄摔倒在地,泥水灌进嘴里,浑身成了一个泥人,但她顾不了那么多,马上从泥地上爬起来重新安放好婆婆,拉起板车在寒风中继续往前走。夜里寒风逼人,玉兰担心婆婆会受凉,毅然把自己身上的大衣脱下来将婆婆遮得密不透风。玉兰使尽了全身的力气,终于及时把婆婆送到医院接受治疗。


    几天后,婆婆病情加重,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单,灾难降临到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但玉兰并没有被困难打倒,沉默和伤心之后,为了给婆婆治病,她卖掉家中的余粮和值钱的东西,将婆婆转到孝感地区人民医院继续治疗。


    婆婆住院期间,玉兰无怨无悔地精心照顾老人,端屎端尿、洗脚擦身、伺候吃穿。婆婆因为咳嗽呼吸不顺,她就用手一次次捞出浓痰。白天,玉兰往返于医院和家里;夜晚,为随时照料婆婆就睡在老人身边。这段时间里,玉兰由于过度操劳,体重减了19斤,30多岁的人,头发已染上银丝。经过医院多方治疗和玉兰的精心照料,婆婆的身体逐渐康复。康复后的老人逢人就夸:“我这条老命多亏了媳妇,媳妇比闺女还亲!”


  
  以身试针,竭力医婆


    婆婆年轻时守寡,独自一人带大三个年幼的儿女,其中辛苦,可想而知。到了晚年,婆婆年轻时落下的疾病便经常发作,老人的情绪一度非常低落,为了不给家庭增加负担,甚至产生过轻生的念头。玉兰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时常在想如何才能帮婆婆解除病痛。玉兰年轻时曾学过三年医,也当过赤脚医生,但要医好婆婆多年的顽疾,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为此,玉兰四处查看医书,到处拜访老中医,寻求偏方,医好了老人的肺病,从此老人咳嗽的老毛病再也没犯过。婆婆年轻时落下胃病,一发作就疼得打滚。玉兰为婆婆煎了好几副中药,服了都不见好。看着老人痛苦的样子,玉兰急了,脑子里冒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医书上说人体穴位是神经末梢密集之处,如果用针剂注射中脘部,药力能直接迅速地发挥作用,效果可能好些。玉兰凭着自己当过赤脚医生,说干就干,为了稳妥起见,她决定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先做皮试,没什么不良反应。针头一下子扎进肌肉里,随着药水一点点注入,她口开始发干,眼睛也潮红起来。不行,药力太大,婆婆的体质弱恐怕承受不了。再换一种药,再不行,又换。一次、二次、三次……直到周玉兰的胳膊上被扎出了大大小小的针眼,有的地方还出现肿块。一次次摸索,一次次总结,玉兰完全掌握了给婆婆医治的药性和剂量。为确保疗效,玉兰在给婆婆打针的同时,还辅之以口服药和饮食调养。她用自已的生命作试验,婆婆的顽疾竟也奇迹般地痊愈了。


    周玉兰嫁到董永村已经有30多年了,她始终把婆婆当成自己亲生母亲那样尽心照顾,婆媳之间不是母女却胜似母女,让老人在晚年得到最大的关怀,一家人相亲相爱,令周围邻里十分羡慕。婆婆经常对人这样说:“这个家多亏有个好媳妇,媳妇比闺女还亲,比闺女更贴我的心。”


    幸福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以周玉兰为首,毛陈镇董永村还成立了“董永村孝子协会”,在她的带领下,目前董永村的村民们个个都在争当尊老敬老的当代孝子。


    听着周玉兰的故事,看看这个充满温暖的地方,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们所要追求和倡导的一种生活境界吧?尊老敬老,和谐相处。一位哲人说,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无疑周玉兰的心灵如同和煦的阳光一般,无处不在,温暖并照耀着人们。


    有诗赞云:


   董永村中行孝媳, 感人事迹竞相传。

   诚心胜过亲娘敬, 温被经常抱脚眠。

   深夜送医祛病痛, 试针先验保安全。

   卅年侍奉终如一, 金榜荣登光灿然。

 

(责任编辑:admin)
网站说明 | 法律说明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TAG标签
版权所有: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站管理: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络管理部     粤ICP备150449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