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寻根问祖 > 寻根资料 >

瓦屑坝简介

时间:2011-03-07 06:46 来源:网络 作者:程宗成

瓦屑坝简介  
江西瓦屑坝位于鄱阳县城西十公里的莲湖乡。据考证,这里是古代鄱阳湖地区的水运交通枢纽,加上优良的土质资源,制陶工埸规模宏大。这里的陶瓦曾销往全国各地乃至皇宫作营造之用。在人类的创造发明中,古陶被列为首位,瓦屑坝古陶是祖辈创造出来的灿烂之花,是鄱阳湖地区古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带着远古的印记,泥土的鲜腥,传导出历史脚步的轰鸣,伴随着我们的先民从鄱阳湖的古代文明走向现代文明。
      唐朝末年,经兵燹之灾,这一片曾经辉煌的土地变成了废墟。鄱阳县志在“文物遗址”中载:“瓦屑泠,莲湖乡一村名,原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无数陶片堆积而成的一条长坝,故过去称‘瓦屑坝’。陶片自双港河起,迤逦二十多华里至莲湖止,河中陶片虽经千百年河水冲刷至今仍有如此之多,诚为罕见。”
      古代的瓦屑坝是渡口,是码头,是豪门望族居住的地方。这时的扁子港上曾经帆樯林立,这时的筷子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这里的“乱甓颓垣,绿杨衰草,久与汉寝唐陵……”,足见其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历史进入“五代”以后,瓦屑坝的“坝”字渐隐,而以‘瓦屑泠’独传。宋元之后,随着全国经济重点的南移,江西一跃而成为全国首富,人口之众也是首屈一指。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残酷战争,造成了鄂皖豫川等地大片土地荒芜,成了百里无人烟的“宽乡”,江西因为吴宏、于光等饶州守将把住了鄱阳湖的咽喉,罹难稍浅,地方相对安宁,成了地少人多的“窄乡”。为了发展经济,明清两代统治者开始从江西等地移民,瓦屑坝这个壮阔汗漫的古老渡口,自然成了江西官方首选的移民集散地。
      黎民大迁徙触动了赣鄱大地敏感的神经,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长达四百多年的大迁徙中,曾有几百万江西移民按“四口留一,六口留二,八口留三”的移民定律,背井离乡,一拨又一拨从瓦屑坝集中,乘坐古老的帆船,踏过波涛滚滚的鄱阳湖,忍受着难以想像的牵挂与迷惘,走向鄂豫皖,走向哪未知的远方……因而被史家称为“北有山西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屑坝”,瓦屑坝与“大槐树”并列成为中国八大移民圣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图片

网站说明 | 法律说明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TAG标签
版权所有: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站管理: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络管理部     粤ICP备150449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