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洪洞移民的历史
刘金抗
关于洪洞移民的历史,在北方的确是一件耳熟能详的故事,且故事版本都差不多,但
如果要具体悉其渊薮,又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其中原因我想是这样的:
元末明初 洪洞虽经济相对稳定,人口稠密,但文化已经远远落后于此时的江南 (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文化和经济同样是一个家族成为鼎甲望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从国内现存明代以前的族谱看,北京国家图书馆共藏17部,其中15部是皖南新安一带的,即使此时已经成为经济重心的苏杭等州府也很少见族谱,这说明两个情况:
(1)明代之前修谱主要集中在世家大族之间。迨至欧阳修、苏轼,家谱才逐渐成为一般百姓的家藏,但受经济和文化的制约,一般的家庭仍少有族谱。苏南和皖南修谱的风行是在明代中期以后,这重现象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明代中期,在上述经济发达地区,资本
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这些地区人多地少,商贾之人越来越多,商人重利的天性,使社会风气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封建士人为了维护宗法秩序, 才将修谱提到了前所未有重视的高度,而且谱牒体例和内容都大为增加,宗法的力量通过族谱起着越来越强的力量,不过这
重力量,很好地约束了皖南的商人,"诚信"成为了他们就经商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也保证了徽商的300年辉煌历史(胡锦涛、 江泽民祖上都是皖南去江苏、 上海经商的徽商)。
徽商在外地赚来的利润便在老家修造房屋( 形成影响南方很广的徽派建筑 ),投资教育(明清皖南和苏南都是文化的繁盛之地,科甲不断,为全国之冠),所以"盛世修谱"的说法正是修谱和经济文化必然联系的通俗概括。
这种情况也存在于闽粤,闽粤族谱所称其祖多是在唐末宋代迁入闽粤,很多族谱唐宋之前和明代以后的谱系都保存很好,但宋末至元至明的谱系都不是很详细,很多有口传的影子, 这也印证了入闽粤之祖先期与当地土著争夺生存空间的事实。
(2)在明代之前的洪洞由于经济文化条件的落后,有现代意义上族谱的家族很少,从文献和现存族谱看,洪洞族谱也多是明清所修,即使这样他们族谱的确切始祖也一般上溯到明初,明代之前的情况也是一片茫然,我的家族明代以前的详细世系也不可考了,但所
幸的是世代数到是一辈一辈传下来了,从而印证了为汉之子孙的说法。所以如果详细上溯从明至汉的确切世系恐怕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我们依然是汉家子孙却是不容争置的事实。
结合明初迁民的情况,所迁之民身份繁杂,有一般百姓,也有很多流民、有无产者、也有少数世家弟子, 估计大多数的平民和流民的家庭是基本都没有谱牒的, 如果略有学识,或暂记起世系源流或几代祖宗名字,如果是目不识丁(估计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迁民之中),则最多记得祖、父名讳就不错了。等他们到了迁民地,筚路蓝缕创业艰辛,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如家族能兴旺起来也需要4到5世的时间,等真正有经济实力修谱时,迁民祖早就不早世间了,所以从现存北方谱系看,迁民谱系基本都是明代中后期的,明初的及其罕见,族谱的迁徙源流多是语焉不详的洪洞大槐树,确切的祖居地在当时修谱时已经难以追考。
所以,根据这些情况,作为洪洞迁民的后人,详细追溯先祖在明代在洪洞的确切历史延承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如果你要找阜城迁入地,可能需要去当地考察,从当地族谱或口传中获得一些信息。不过从山西的情况看,山西刘氏多为汉家之后,明清洪洞祖谱也多袭此传,我们家族,口传就是汉文帝三子刘参(封为代王,子孙繁庶多被封在山西、河北西部、山东北部等地,奠定了山西刘氏多为汉家之后的格局)之后,不过也有匈奴刘,即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刘知远家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