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祠牌墓碑 > 祠墓保护 >

新安始祖元谭公墓修复捐资已落实!

时间:2013-07-08 10:08 来源:未知 作者:程功

新安始祖元谭公墓修复捐资已落实!
2013年世程联(南京)工作座谈会上,为缅怀先祖,弘扬祖德,慷慨解囊,敬献孝心!决定修建元谭公墓.
由于在原址保护元谭公墓不可能,当地政府可在滨江公园划定一段由程氏投资建公园(可命名元谭公园)。今年7-8月份政府可出规划,程剑出资200万元、振朔出资100万元进行修建,要视风水等确定是否迁墓,特别注意须取得文保部门的审批等。
他们的承先启后的善举,定会得到祖德护佑!

 

 
 
 


 
 

 
 

 
 


 

新安程氏始祖元谭
 元谭公(公元245年―325年),字会普,被尊为“太守府君”。三国时蜀汉延熙八年①出生在今洛阳上程聚(今河南省洛阳市上程聚),系程氏得姓始祖程伯符第45代孙。
元谭公为人聪敏,性情豁达。西晋孝怀帝司马炽(公元284-313年)在位(公元307年-311年)和西晋愍帝司马邺(公元300年-318年)在位(公元312年-316年)时,元谭公历任广平郡太守等官职。
晋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十二月十一日,匈奴汉国创建者刘渊之族子刘曜攻克长安,俘获晋愍帝,西晋灭亡。
西晋王朝被匈奴人建立的前赵攻灭后,于是北方异族蜂拥而入,纷纷问鼎中原。其中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族为最大,另有十多个小族,他们凶猛残忍,大肆屠杀汉人,先后建立了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自此北方大地陷入一片混乱,这一时期史称“五胡乱华”。
元谭公在“五胡乱华”时丢失官职,弃家徙步投奔归顺西晋瑯玡王司马睿)。
公元317年4月6日,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王(尚未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
公元318年4年23日,晋愍帝司马邺死于汉国的讣告传到江东,司马睿于4月26日即皇位(“上尊号”),改元“大兴”,史称“晋元帝”。
元谭公率领士兵于大兴初年(公元318年)自东阿南渡,起初担任江阳太守,不久升迁担任襄州刺史。
大兴三年(公元320年)凭借镇东军谋、襄州刺史的身份来到江南新安郡担任使持节②新安太守。此时新安郡隶属扬州。
新安郡前身为新都郡,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二月,孙权派部将贺齐出兵消灭歙地所谓“山贼”(实际是对抗孙权的山越、水越和汉人混居而成)金奇、毛甘和黟地陈仆等,将原歙地一分为五,即:歙、休阳(划原歙以西之地新立)、黎阳(划原歙以西另一地新立)、新定(划原歙以南之地新立,今浙江遂安)和始新(划原歙以东一地新立,今浙江淳安),加上黟共六县,一并从丹阳郡分出,建立新都郡,治始新(即今浙江省淳安县排岭镇,俗称“千岛湖镇”)。三国吴永安元年(公元258年),休阳县因讳吴主孙休,改为海阳县。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因郡西有新安山,而改称新安郡。(新安山在今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境内)治所歙县,即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所属新定县改为遂安县。新安郡管辖遂安、海宁、始新、黎阳、歙、黟等六县。
元谭公担任新安太守期间,在晋元帝(公元318年-323年)在位六年、三次改元的艰难而混乱的社会大环境下,秉持一颗勤政为民之心,以卓越的才智,整顿吏治,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实行仁政,向朝廷推荐有才能的人,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发动和组织百姓疏浚河道,兴修水利,垦荒种粮;悯农爱民,曾向灾民散发了两千石粮食,安抚流离失所的灾民;开办学校,培养人才,教导百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教化风气。
在元谭公的治理下,新安郡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因此,新安郡百姓都感悦诚服,非常尊敬元谭公,爱戴元谭公。朝廷接到了元谭公卓有政绩的报告,并准备下诏升迁他的官职。
东晋永昌元年(公元322年)元谭公任期期满,离开新安。临别之际,闻讯从四乡八邻赶来慰留他的新安民众挤满了大道,使他竟然无法离开。晋元帝获悉后,甚为欣慰,下诏褒奖元谭公,并让他继续留任新安太守。
东晋太宁三年(公元325年,乙酉年), 元谭公卒于新安太守任上,享年八十一岁。
晋明帝司马绍听到元谭公去世的消息,惊愕悲悼,伤心不已,为之大哭。赐其子孙宅第于新安篁墩。自此,元谭公的子孙就在新安篁墩安家。
新安程氏从元谭公肇始。因此,元谭公被人们尊奉为新安程氏始祖。
元谭公娶东海徐进之女,生二子:程彪、程超。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旅居海内外各地的新安程氏后裔已经近一千万人。
作为贤良名臣,元谭公逝世后,当时的朝廷极为重视,赐之葬在新安郡城西十里衮绣乡善福里二十三都四保十里牌驿路旁,即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郑村镇向皋)村冷水铺。
元谭公墓的程氏家谱记载:洪武经理表字497号,坟税一亩,东至汪仲和田,南至闵相保田,西至闵瑞清田,北至鲍昌田,业隶世忠庙。与明待制郑子美先生师山书院相对。
元谭公墓前立有翁仲一对高大的石人,当地百姓称此为“双石人墓”。此后,元谭公墓成为新安郡四大古墓葬之一。
宋朝时,朝廷因为元谭公第十四世裔孙程忠壮灵洗庙祀有灵,于是追封元谭公为“忠祐公”,封程忠壮之子程文季为“忠护侯”,子孙世袭其爵。

 
元末,黟县人郑玉《师山集》:“新安太守程元谭
墓在予所居贞白里中,今唯双石人可识......”
(注:玉,字子美,徽州黟縣人。敏悟嗜學,門人受業者,所居至不能容,構師山書院以處焉。為文章不事雕刻,亟稱於虞、揭、歐陽諸公。至正十四年,除翰林待制,遣使者賜以上尊名幣,浮海徵之,辭疾不起。十七年,明太祖下徽州,守將要之使出,玉曰:吾豈仕二姓者耶!北向再拜自經死。嘗作詩云:「何時四海收兵甲,還向師山理舊書。」學者稱師山先生,所著有《師山集》。同郡程以文稱其制行高,見道明,故卓然能自為一家言如此。)

 

元代赎太守元谭公墓的程深甫
程自得,程如晦之子,字深甫,行千十。汊口派,新安四十五世。元江浙官医提举。大德丁酉寻扫先茔,赎太守元谭公墓。见方回(虚谷)所撰碑记。配秦氏,子一:程巨源,字子渊,元太医院都事,常州路总管。授嘉议大夫。配罗氏。子孙居杭州。

 

北宋年间,端明殿大学士、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郎官、秘书监丞、江东转运判官、休宁汊口人、绍熙四年进士程珌就主持修复了元谭公墓。


元代大德年(1303年)间,休宁汊口裔孙程自得从北方回乡里扫墓,得知因时间久远,始祖元谭公墓被毁湮没,就风雨不停地在民间探访寻求。并最终在这年冬天十二月十七日,得到邻村一位掌管理乡里事务的长辈的指点,在深深的积雪中,找到了元谭公墓的墓址。浮土已将双石覆盖,其上麦苗青青。程自得用金币赎回,铲除麦苗泯土。程自得当即率领富溪裔孙程克绍等人在墓前修复了双石人,恢复了祖墓松丘。同宗程崧树表作祠,给守冢者食。同时,程自得等还请得当时的当代名流、著名诗人、诗论家方虚谷撰文,大书画家赵孟頫写碑记述这件事。


明代新安程氏北宗裔孙程已敬担任徽州巡抚期间还曾经在双石墓前树立牌坊纪念。
明代成化二年中一甲二名进士、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著名文学家程敏政更是带头呼吁率领州、县新安程氏各支派在篁墩世宗庙会谱,祭祖团拜,凭借这来和邻睦族,使程氏裔孙遵依道统和保护古迹。


谈养吾《皖南游记》里的東晉新安太守程氏始祖元譚公墓
 六月初一日,是晨偕江方唐程等同行,擬至程氏始祖,名金被蓋孩兒,一察究竟,經下路村便看方君景明發地,余戲與說明日,將至其地,請不必指明係何一種,由余從風水上之目光來指出之,既將至,方君曰,距此不遠矣,請為指之,余即詳察形勢,將附近各墓一 一瀏覽,後見隔田一墓為逆水局,余即至其墳後,見夫當面逆水來朝,西南出向,余即指之曰此其是矣,方君領之曰,此地並肩有兩墓,究是何種,余再察之,右方局勢稍偏,左方端正,余復指之曰左方是矣,同行者贊許之日,可謂奇極矣,余謂此等乃平常事,形局正而合於理氣者,無有不驗者,所謂體無用不驗,用無體不靈是也。左墓為其令堂,葬已五十餘年,為上元一白運\,上元之氣收足,局勢雖小,丁財可保,一定之道也。據稱右墓為其前室,其所出亦已亡過云,同在一地,而一線之隔,竟有此天壤之別,地理之難可知矣,復至冷水浦,見程氏始祖墓,前立一兩腳石牌坊,上軸東晉新安太守程氏始祖元譚公之墓,乾山巽向,相傳為郭璞所下,又謂係元潭公自擇之地,此均不可據矣,此地為山落平洋,坐空朝滿,當面接連三山,中為豬頭形,右為魚形,左為雞形,三牲朝前,其形頗像,坐後約半里許為一橫山,其東流至歙城之大河,亦相距半里,山水相稱,水外遠山扶托,為山龍飛脈之特結,皖南程氏,皆發源於此,竊為程氏之所以鍾靈毓秀者,或不僅此一處,其始祖之再下一二代,定尚有勝於此地者,何則,此地並無特長,龍氣平坦,又非盡結,不過以其為始祖,知此而失彼耳,識者以為如何,若泥於此等局勢而能發丁萬千者,則後龍僅可不管,貪其前朝之美可矣,經云山管人丁,此山非指前朝之山,乃來龍之山是也。萬事須從研究著眼,不能以一隅之見即以為憑,惜乎此次來皖,時值炎夏,為時太促,否則再研究其始祖以下之第二第三代之祖墓,即可了然矣,經又云一代風光一節龍,龍來長短定枯榮,何則,凡局勢雖佳而無脈氣者,未有不絕也。此處局勢亦普通,脈氣亦和緩,惟有脈氣則可臨言,欲必其發了萬千者,則僕以為未可必也。
     後至查坑,於吳君秀琪處午飯,飯後復看曹君叔琴之汪太夫人墓地,壬戌年立宣申兼艮坤,結穴極高,卯龍入首,後頂不正,地近過峽之軟當,脈氣薄弱,不過君子可欺以其方,左右山勢環抱,門戶不見,朝山齊眉,初視之似尚不惡,水出辛戌,雖瀉而為外出遮攔,此為已成之局,論其體亦為花假,自多損傷,論其用則雖坐旺向衰,當此四運\,丁口有得有失,僕以為並非全美之格也。復至坑口覆看曹氏曾祖春瞿公墓地,民初改遷此,立乙山辛向,脈氣雄厚,兌水來朝,建後可保丁財兩盛,今運\則平平矣,又季笙公及曹氏姑母墓地,亦壬戌年之辛乙兼戌辰,及庚甲兼酉卯,地勢堂局平平,尚稱不惡,是日便中覆得注君汝健曾祖墓地,高山結穴,坤山艮向,形勢理氣均稱合法,上元初運\所建,又其祖父墓,光緒三十一年立卯山西向,坐空朝滿,為例騎龍,山龍如此作法,實為罕見,好在其餘各墓均稱合法,寡不敵眾,無足介介也。

 

千百年来,历经多次修复的元谭公墓一直是海内外新安程氏族人春秋祭奠之所,四海宗亲不断来此膜拜。
当地民众介绍,上世纪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河南程氏族人四五百人来到元谭公墓祭祀凭吊。
之后,随着“文化大革命”开始,程氏族人就渐渐很少来此祭祀了。毫无疑问,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承载新安程氏族人精神和道统的元谭公墓遭到了灭顶性的毁坏,墓冢荡为耕地,碑石移作桥础……。
改革开放以后,每逢清明等祭祀节日,世界各地程氏族人陆续来到徽州寻根问祖。既有旅居欧美的华人华侨,也有旅居港澳台的港胞澳胞台胞,更有大量国内的程氏后裔。
规模较大的如:2007年和2008年清明期间,上海、江苏、安徽和河南等程氏宗亲80多人来此祭祀凭吊。
2009年4月安庆潜山新安程氏后裔100多人组团来到篁墩和歙县冷水铺祭祖。
2010年4月河南、湖北、安庆分别有100多人新安程氏后裔组团到篁墩和歙县冷水铺祭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4月10-13日,世界华人领袖、新安程氏后裔、元谭公63世程万琦先生率领海内外程氏宗亲600余人来到徽州寻根访祖,并到歙县郑村镇向皋村冷水铺元谭公墓园遗址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祭祀凭吊活动,在海内外程氏宗亲和黄山市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2012年4月7日-8日,受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的委托,安徽程氏文化研究会率领安徽省各地程氏宗亲200余人再次来到徽州寻根访祖,并在歙县郑村镇向皋村冷水铺元谭公墓园遗址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祭祀凭吊活动,深情缅怀元谭公,追思元谭公的丰功伟绩。
古徽州大地上新安程氏始祖元谭公古墓这一重要的地表文物已岌岌可危。多年来,海内外新安程氏南北两宗的后裔一直都在为修复新安程氏始祖元谭公古墓而奔走及鼓与呼,都在期待着新安程氏始祖元谭公古墓这一古迹的兴复。
时值今日,昔日繁华豪奢的承载新安程氏族人精神和道统的新安程氏始祖元谭公古墓已经荡然无存,新安程氏始祖元谭公古墓遗址面临被湮没地下的危险。
现在,我们新安程氏始祖元谭公古墓园遗址四周都已开发和正在开发,楼房林立,机器轰鸣,高架高耸。
在座的绝大多数,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元谭公的裔孫,元谭公是我们新安程氏的始祖啊,是我们的一世祖啊。
我们如果再不拿出点实际行动来,再没有像程先政本家这样对先祖怀着一颗无比赤诚的孝心的宗亲出来领头的话,那么若干年后,或许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只能在我们家谱的文字记载中看到新安程氏始祖元谭公古墓园遗址了。
我们该怎么办?请大家思考!
谢谢大家!
【注释】①蜀汉延熙八年:这一年是孙吴政权赤乌八年,曹魏正始六年。即公元245年,中国干支纪年乙丑年。延熙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汉后主刘禅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0年。这也是蜀汉政权的第三个年号。孙吴赤乌是三国时期东吴君主吴大帝孙权的第四个年号。曹魏正始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齐王曹芳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0年。
     ②皇帝不能事事躬亲,所以必须指派人代行,然空口无信,辄以“节”为凭证,汉朝“使节”没有区分层级,到了晋朝,“使节”开始区分层级。
“节”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权利。
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
晋朝“使节”开始区分层级,“假节”、“持节”和“使持节”、“假节钺(或“假黄钺”)”代表不同的权力和名望。
假节:平时没有权利处置人,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人。
持节: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使持节:平时及战时皆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假节钺(或假黄钺):可杀节将(含假节、持节、使持节)。 


東晉新安始祖元谭公墳山禁约


墳山闗係甚重,愚人苦不自知,無足與説。姑以眼前利害言之。葢山之有柴木,猶祖宗之有神靈。墳山之柴木荣,則祖宗之祌靈安,祌靈安則子孙之福祥應。奈昔有不肖子孙,鼠目寸光,僅見小利,斧斤行伐,不暇旦夕,而不思山木見戕,祖靈亦散,則吾身之精神命脉,原于祖考相通而無間者,必然危殆而不安。災害百出,豈得獨存哉?由此觀之,戕山木即所以戕吾身.利害皎然如此,人曷不知重乎?予輩目擊其弊,痛思此等之人教之不从,喻之不改,只得设一禁条,凡系我公坟山,再有仍前盗砍者,捉獲,不拘内外人等,通聞紏首,會集族衆,拘究重責,後罰银醮。外,墳山伐倒樹,見一罰十,以存俢墳公用,使彼幡然有改,曰所得者小所失者大。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如是,則物得所養,墳得所安。自然災害不生,福祥自至。咨爾同事之人,守此禁令,鍳如金石,信若四時,毋隱毋緃,斯不負於所舉也。

康熙十七年三月望日 孫珮之立石

新安程氏始祖元谭公墓园禁碑发现及抢救性保护记
2010年12月31日上午,安徽省宣城市程年文宗亲携儿子到篁墩寻根祭祖,在参访了新安程氏统宗祠和祭拜了新安程氏显祖忠壮公之后,前往黄山市府屯溪参访了程氏三宅。
下午,程年文父子等三人返回篁墩,在程文俊的陪同之下,前往歙县冷水铺寻找探访新安程氏始祖元谭公墓。他们几人到达冷水铺后,在冷水铺一热心的汪姓人的引领下,探访了新安程氏始祖元谭公墓遗址,看到今日的元谭公墓早就被夷为平地,心情特别沉重,当然也了解到昔日新安程氏始祖元谭公墓的繁华。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黄山市程氏文化委员会多次寻访未果。然而,这次仿佛冥冥之中有神明在指引或祖宗在指引。因为元谭公墓遗址处不远已经在开发,元谭公墓遗址处已经被规划,马上就要开发。程文俊和程年文不经意间与汪姓人的交谈,却得知冷水铺另一汪姓人家中的洗衣板就是从程家祖坟上搬来的大石板,上面还有清晰的文字。于是,程年文和程文俊两人就央请这一汪姓人带他们两人前往另一汪姓人家,结果在这户王姓人家院内发现了记载新安程氏始祖元谭公生平事迹的清朝徽州府树立的墓园禁碑,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见。
程文俊和程年文分别各自回家。程文俊一回到家,就分别给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安徽省篁墩分会暨黄山市程氏文化委员会会长程伯孚和程一鸣打电话通报了这件事。当晚,驱车刚回到宣城市家中的程年文当即给黄山市的程一鸣打了长途电话,详细通报了有关新安程氏始祖元谭公墓园禁碑发现的经过,并提出了抢救保护办法。要求程一鸣尽快向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安徽省篁墩分会领导和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领导汇报。程一鸣在2010年12月31日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网络会议开始前,通过QQ群,向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的各位领导简单通报了发现经过。并且当晚向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安徽省篁墩分会暨黄山市程氏文化委员会执行会长程景梁做了汇报。
2011年新年的第一天上午,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安徽省篁墩分会暨黄山市程氏文化委员会成员程景梁、程文俊、程浩、程一鸣商讨了抢救性意见。下午与从宣城市赶来的程年文宗亲汇合一起,驱车赶到安徽省歙县冷水铺探寻新安程氏始祖元谭公墓地遗址,察看禁碑的情况。通过与汪姓人家艰难的谈判,终于在2011年的第一天下午5点半,汪姓人家答应将禁碑交给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安徽省篁墩分会暨黄山市程氏文化委员会。为避免夜长梦多,程景梁、程文俊、程浩、程一鸣和程年文,当即决定将禁碑从冷水铺运载到篁墩去。禁碑装上程年文的车后,程年文马上再次驱车到篁墩,将这块禁碑运倒了篁墩程氏文物陈列馆院内。因为时间关系,程年文没有在篁墩喝一口水,马上驱车赶回宣城家中。程景梁、程文俊、程浩、程一鸣等还在篁墩举行了新年的第一次会议,商讨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安徽省篁墩分会暨黄山市程氏文化委员会新年活动的计划,一直到很晚才各自回家。
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安徽省篁墩分会暨黄山市程氏文化委员会决定,暂时委托程文俊安排民工在2011年元月2日把这块禁碑请进篁墩程氏统宗祠内存放,以便获得保护,待以后修复元谭公墓时使用。
 


(责任编辑:admin)
网站说明 | 法律说明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TAG标签
版权所有: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站管理: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络管理部     粤ICP备150449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