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战乱中逃亡日本的徽商
域外汉籍及与中国相关的其他史料,可以为明清史研究提供丰富的佐证。数年前在日本,我曾留意收集此类资料,也复印过东瀛学者小岛晋治监修的《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和《大正中国见闻录集成》中的部分旅行调查,对于其中的不少生动描绘颇感兴趣。近读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所著《“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一八六二年的中国观察》(商务印书馆,2001年10月版)一书,对于此类史料的价值,更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它再次提醒我们,研究明清以来中国的商业及文化活动,应当置诸整个东亚贸易的背景中去考察。
“千岁丸”是江户幕府自十七世纪形成锁国体制后首次派往中国的一艘船,同治元年(1862年)夏,当这艘载着日本使节的船从长崎抵达上海时,正值太平军与清军在江南混战犹酣之际。善于收集情报的日本人通过笔谈,向中国人了解“西土”的政治形势、经济状况及文化风俗。在与日人有过从的诸多中国人中,一位名叫“汪春?”的人引起了我的兴趣。根据日比野辉宽的《没鼻笔谈》,作者曾向他探听被太平军占据的州县之详情,对此,春?为之一一具述。后者提及了当时备受战争蹂躏的徽州一府六县(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和绩溪),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婺源之下注明是“弟之生处”———这说明汪春?应是徽州婺源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