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程氏名人 > 名人传奇 >

程氏典故拾零

时间:2011-07-02 10:15 来源: 作者:程贤元

 

程氏典故拾零
【重黎聪哲】指重、黎。重和黎是颛顼帝的两个孙子。哥哥重为南正,掌管祭天;弟弟黎为火正,掌管治理山川和民政。重和黎的后裔在周被封于程(今河南洛阳东部地区),建立程国,其后世即以国名姓程。 
【三献瑞祥】得姓始祖伯符公故事。早在两千多年前,周灭商后,实行封邦建国的封建制度。将周的同姓贵族、功臣和上古圣王的后裔分封在各地,建立诸侯国,以管辖广袤的土地,统治众多的百姓。程国是西周前期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其国君伯符乃重、黎之后裔,是程姓开宗始祖。商末周初时期,伯符曾在广平(今河北永年县)居住,年幼时深得名师俾的教育、熏陶,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爱民心。受先辈的影响,他痛恨商纣王昏庸无道,痛恨社会动乱。决心效法先贤,体恤百姓,于是多次向周武王出谋献策。因而周武王十分器重他。西周初年,伯符在朝廷中担任日正的官职。后来周武王姬发死了,周成王姬诵幼年即位,其叔周公姬旦摄政。周公的兄弟管叔显、蔡叔度和霍叔处对他摄政心怀疑忌和不满,就联合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发动武装叛乱。周朝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周公毅然率军东征,平定了叛乱。周公在洛阳建立了都城,名成周,作为统治东方的中心。他将象征王权的九鼎置放在这里的宗庙里,并修和周郊,西周出现了空前的安定。老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复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程伯符既为太平盛世拍手称快,也对周公为天下人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深表祝贺和崇敬。于是,向成王献上三种吉祥之物——井底之璞、泰山之车和双穗之禾。因而周公得到天子的赠赐,又作《嘉禾》一诗以赞双穗之禾。伯符从此上朝执蒲璧,以示荣耀和身份。由于伯符政绩显著,三献瑞祥有功,故封程地,建程国,受程姓,揭开了程姓开宗第一页。
【存孤全义】春秋晋国程婴,与晋卿赵盾的儿子赵朔是好朋友。景公时,司寇屠岸贾(灵公宠臣)提出要惩罚杀灵公的赵家,他假传景公命令,率人杀了赵朔、赵同、赵括及其家属。赵朔妻子庄姬(景公姊)正怀孕,逃往宫中躲避,生下儿子赵武,程婴与赵朔家臣公孙杵臼商议,要保护赵武并把他抚养成人。公孙杵臼及其初生的儿子被屠岸贾杀死,程婴则忍辱负重,担当起了抚养赵氏孤儿的责任。 
【倾盖论交】春秋时晋国人程本,博学而善辩论,聚徒讲学又著书,在诸侯中很有名声。曾经在去郯国的路上和孔子相遇,两人倾盖交谈一整天,非常亲热。
【射蜃滩程灵洗公,性严急,孝于亲,友于弟,待群下以惠,处乡党以义。别嫌明疑,正是定非,人无得而议者。所居与吕湖为邻。吕湖有蜃气为居民害,湖神一夕为黄衣道士,示梦于公曰:“吕湖有蜃,稔恶此地久矣,不早图之,民其危乎!明日吾复与战,披帛于肩者,我也。以公义士,敢以辱公,倘为吾助,报公敢后?”公率乡之年少鼓噪于湖侧而俟之。有顷,湖水浩荡,云雾阴晦,两牛角于滩上。而肩帛者屈,公挽弓发矢,中波黑者。俄而,阴晦廓清,湖波澄静。居不更夕,有巨鱼死于吉阳滩下,即吕湖蜃也。至今号其滩曰射蜃滩,任从吕湖涨塞,而居民之害除矣。越数日,有道士叩门谢公。公为之具馔,道士曰:“公常有德于我矣,今又劳鸡黍之勤,何以报之。吾素习天书,能卜善地,当随我以行。”至黄劳山,以白石誌之曰:“葬此可暴贵矣。”公于是为太夫人寿茔焉。
【周南进训】三国吴人程秉,师事郑玄,博通五经,官至太子太傅。吴太子孙登(孙权长子)聘周瑜女为妻,程告登曰:“婚姻人伦之始,王教之基……愿太子尊礼教于闺房,存《周南》之所咏。”
【赤乌呈瑞】程普故事。三国时期,江西瑞昌市区所在地名为湓城,是吴国属地。当年赤壁大战前夕,东吴大都督周瑜出兵前,在九江甘棠湖祭坛点将,今日九江甘棠湖烟水亭中还有周瑜点将台遗迹。话说赤壁鏖战,湓城距赤壁500里,东吴将士不知战果,翘首以待。一天黄昏,副都督程普步出兵营,一群乌鸦从营前飞过,在如血夕阳映照下,乌鸦成为赤色,即红色。程普大喜,忙令军士准备庆功,并报孙权。众将士不解,程普道:“赤乌呈瑞,必有大捷。”果不其然,不几日,赤壁大捷喜报传到。现在瑞昌市的东西主干道就叫赤乌大道。
【百姓遮道】程元谭(约245~约325)字会谱,号篁墩,原籍洛阳上程聚。东晋大兴初年(318)程元谭跟随晋元帝司马睿渡江来到江南做官。初为江阳守,不久迁襄州刺史。大兴三年(320),以镇东军谋、襄州刺史身份来到新安任太守。他在任期间,安抚集聚因遭灾害而流亡在外地、生活无着落的人,发动他们疏浚河道,兴修水利,垦荒种粮;他关心百姓,爱民如子;他实行仁政,造福百姓。他向朝廷推荐有才能的人,发挥其才干。他教导百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老百姓非常尊敬他,爱戴他。永昌元年(322),程元谭任满离职,准备离开时,百姓挤满了大道,前来挽留他,使他无法离开。于是,皇帝下诏褒奖他,让他继续留任。不久卒于任上,享年81岁。永昌帝听到了程元谭去世的消息,惊愕悲悼,伤心不已,为之大哭。下诏将篁墩的第宅赐给程元谭的子孙及其属下。自此,程元谭的子孙就在新安篁墩安家。是为新安程氏始迁祖,与夫人合葬徽州府城西十里驿路旁,墓前制二石人,号翁仲,遂名其地曰:双石。
【程门立雪】程,指宋代理学家程颐(号伊川)。朱熹《朱子语录》:“游(酢)、杨(时)二子,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既觉,曰:‘尚在乎?且休矣!’出门,门外雪深一尺。”后来便用“程门立雪”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的长者的尊敬。
【如坐春风】程颢,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哲学家、教育家。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时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与弟程颐随周敦颐学习,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他在洛阳讲学十余年。时有求学者朱光庭,见明道先生于汝川,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程颢资性过人,又具修养,有门人与他交往几十年,从未见他恼怒过。
【祥云瑞日】相传程颢举进士后,调雩县任主簿。雩县时有玉石佛像。谣传佛首要放光,远近聚观的人很多。程颢向传谣的僧人说,我有公事,不能前往观看,你替我把佛首取来给我看看。从此这佛首就不发光了。只是天上时有祥云瑞日出现。
【鲁台望道】二程夫子,原籍河南洛阳人,其祖父任黄陂县(今武汉黄陂区)令,卒于该县。其父程珦年幼无力返乡,遂居于黄陂,后来还做了县尉。二程就是在其父任黄陂县尉时所生,并长于斯,学于斯,因此黄陂与二程夫子关系密切,不仅有许多关于二程的纪念建筑,而且还有不少二程青少年时代的传说。
裴高才著《理学双凤》正好是有益的补充。书中说,少年二程读书时,为儒家学说折服,十分向往孔子,乃筑台山顶遥望东方鲁地,该山故名鲁台山。鲁台山东边有湖名流矢湖,相传二程练习射箭,曾流矢于此。鲁台山下有聪明池,在二程祠内,相传蛙不鸣,蚊不叫,旱不涸,水不溢。后掘土得一石龟,中有八卦,被人窃去,这四种奇怪现象不复存在。二程当年在此攻读,凿潭喻道,故池中筑亭,称涵虚亭。有碑文云:“半亩方塘一个亭,森森万象入虚明。百年心印今犹古,怪得蚊蛙不敢鸣。”
【孔颜乐处】孔子在《论语》中称赞颜渊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程颐分析道:“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窭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故夫子称其贤。”程颐又说:“箪瓢陋巷非可乐,盖自有其乐尔。”又说:“昔(吾)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朱熹说:“程子之言引而不发,盖欲学者深思而自得之。”在此,程颐充分肯定并大加赞赏了孔颜之乐。
【五鹤分支】宋景定三年(1262),安徽歙县篁墩人氏程泽在京城临安(今杭州)高中进士。回到家乡,携带夫人汪氏和程邺、程郾、程鄎、程鄱、程鄮五个儿子一道,匆匆赶往湖北黄州就任知州。初出茅庐的程泽,明知狼烟遍地,时局动荡;明知自己是受命于危难之间,多事之秋。他仍然满怀一腔热血,忠心为国,勤政爱民。不过数年,便把偌大一个黄州府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殊不料忽必烈的元兵南侵的战火烧遍中原后,很快漫延到长江两岸。
公元1271年,忽必烈决心灭掉宋朝,称雄天下。于是,以水师截断江道,阻断樊城救援。樊城战役历时数年,宋大将范天顺战死,副将牛富与元兵进行巷战,作殊死抵抗,最后兵尽自焚,壮烈牺牲。于是,元兵顺江东下,兵临黄州城下。黄州守将奚将军与知州程泽,率领黄州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击退了元军的六次进攻,坚守城池达数月之久。最后,城外援兵不到,城内粮草告罄,奚将军战死沙场。大势已去,独力难支,程知州为了不至被俘受辱,便抛妻弃子,在府衙内的柴草房内自缢,以身殉国。年仅四十三岁。
此时,程泽的五个儿子正远游在外,惊闻噩耗之后,一个个赶回黄城。元兵闻之,欲斩草除根而后快,到处搜捕汪氏夫人母子六人,多亏了城内父老乡亲的多方掩护,他们才幸免于难。一天,在一家民宅里,汪氏夫人把五个儿子叫到了一起,泣不成声地对他们讲:“你们的父亲已为国捐躯,如今元兵如狼似虎,到处在搜捕你们。三十六计走为上,留得青山在,日后有柴烧。你们父亲的在天之灵,定会保佑你们逃脱险境的。”说着,兄弟五人与母亲抱做一团,嚎啕痛哭。正在不知所措之时,突然间,五只仙鹤像五朵白云,从空中袅袅飘来,竟然落在了这家的屋檐上。它们在屋檐上,又是扑翅,又是点头,又是鸣叫,好像通人性似的。汪氏夫人素来聪慧,悟性极好。霎时,她灵机一动,忙对儿子说:“江南暂无战祸,你们就快快渡江逃往兴国吧!为母我暂且留下,等把你父亲的遗体安葬后,再让下人带我去找你们。”说到这里,夫人指了指仙鹤,接着道:“鹤乃吉祥之鸟,自古道,龙归大海,虎入深山;鹤是鸟类,其飞必栖树林。你们就按长幼之序,各记所署之鹤,其飞至之林,便是尔等定居之所。”夫人话音刚落,只见五只仙鹤果然应声而动,一只只扑腾翅膀,有序而缓慢地升空而飞。兄弟五人拜别母亲,叮嘱佣人后,便急急随鹤而走。渡过长江后,兄弟一行便在南岸的一处深山密林(今属鄂州泽林镇)里藏匿了几天,以等候母亲的到来。
汪氏夫人,草草安葬了泽公。然后,费尽周折,吃尽苦头,终于与儿子们团聚。一路上,众人追随五鹤,鹤止则停,鹤飞则行;数日之后,终于来至兴国(阳新)地面。只见第三只鹤飞至仁义里(今东春程泽畈)的青林,三子程鄎居之。又走了几天,只见为首之鹤飞至朝阳王家畈之大林(今洋港镇程发上畈),于是长子程邺即定居此地。第二只鹤也飞至朝阳株林(今龙港镇刘家瓦窑垅),次子程郾便在此搭棚筑舍。余下两只鹤子继续前飞。不久,四鹤飞至通山柳林,四子程鄱居此; 五鹤飞至江西武宁之桃林,最后,五子程鄮定居于此。自此,五公子孙便在这些地方繁衍生息。如今五林枝繁叶茂,树大根深,子姓遍及全国,乃至海外。这就是“五林”之由来。
【有杏不须梅】明朝文学家程敏政,自幼聪敏,读书过目成诵,有“神童”之称,人们把他比作东汉神童孔融和唐朝神童李泌。他十余岁时随父亲程信在四川藩郡参政,巡抚罗绮很欣赏他,以神童把他推荐给朝廷。明英宗朱祁镇见他应对拜起如老成人,很高兴,赐他在宫里用餐,范妃曾亲手为他总髻。英宗又下诏馆阁即日考考他,馆阁叫他作《圣节瑞雪诗》及《经书义论》各一篇,敏政援笔立就,文采灿然,诸位阁老都感叹诧异。馆阁官员把程敏政的作品进呈给英宗,英宗高兴极了,下诏叫程敏政破格到翰林院读书,朝廷供给他食宿。翰林院大学士李贤、彭时都是当世硕儒,给他讲课。李贤把女儿许配给程敏政,请他在家吃饭,李贤指着席上果品出对:“因荷(谐何)而得藕(谐偶)。”程敏政立即对出下联:“有杏(谐幸)不须梅(谐媒)。”李贤很惊奇。
  有一次,程敏政和好友李东阳同游安徽和县采石矶,正值雨季,李东阳出句:“五风十雨梅黄节。”程敏政对下联:“二水三山李白诗。” 一次,程敏政应召与英宗皇帝共进晚餐。席间,英宗皇帝欲试程敏政的才学,就以宴席上的螃蟹出句:“螃蟹浑身甲胄。”程敏政略加思索,应声续了下联:“凤凰遍体文章。”下联“山珍”对上联“海味”,一雅一俗,堪称妙对,英宗皇帝听后不禁大喜。 明代张谊《宦游纪闻》载:“安南(即越南)使入朝,出一对云:‘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脑。’程敏政对曰:‘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肚肠。’”
(程贤元搜集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图片

网站说明 | 法律说明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TAG标签
版权所有: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站管理: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络管理部     粤ICP备150449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