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寻根问祖 > 寻根资料 >

徽州虹梁村

时间:2011-06-30 06:13 来源:旧帖 作者:佚名

 

徽州虹梁村
 
虹梁,又名虹光、虹梁堨。传说南北朝时当地有一位尼姑,每天到小河上洗脚,都能看见天上的彩虹。彩虹时常攀着屋梁,时隐时现。久而久之,尼姑就叫这个地方为“虹梁”。意思是彩虹挂在梁上,挡住了外来的邪气。而且不管什么瘟疫在新安江上下蔓延,只要到了虹梁,无论如何也进不了村庄,故又有人称这里为“虹光”,所谓紫微高照,邪不压正。村内有一条小河由西向东流入新安江。河上有15处大、中、小堨坝截流蓄水,其中:水口堨、大圣菩萨亭堨、上石桥堨、昙花堨,均相当有名,故该村又称“虹梁堨”。
从新安江畔的烟村,沿小河往上就是虹梁。只要你站在虹梁村口最高的孤山上俯瞰,整个村庄就象是一条小船,中间大、两头小。村庄两头有两棵近千年的枫树,象撑船用的竹蒿,分别是上水口,下水口,刚好如船上竹蒿插在船的两头,牢牢地把虹梁固定住,既能水涨船高,人丁兴旺,又安全稳当,能避灾难。
 虹梁以程姓为主。2002年2月,安徽省举办艺术品拍卖会,其中有一幅虹梁程氏祖先程忠壮公画像,画像下方有北宋初年宰相吕蒙正题词。程忠壮公名灵洗,字元涤(公元514~568),海宁黄墩(今屯溪区篁墩)人。晋新安太守程元潭十三世孙,南朝梁、陈时期著名军事将领。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候景叛乱,召集乡勇抗击景军以保卫乡里梁元帝登基后,被特授持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新安诸军事、云麾将军、谯州刺史领新安太守,封巴丘县候。入陈,授兰陵太守,封遂安县候。因平定华叛乱,攻克北周的沔州,封重安县公,号安西将军。卒赠镇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忠壮。宋时被封为忠烈王。生平事迹载入“二十四史”中的《陈书》及《南史》内。忠壮公为古歙虹梁及徽州各地程氏祖先,其墓在篁墩村东北郊黄牢山下,占地二亩,忠壮公夫人童氏墓在其侧。过去,虹梁程氏每年清明前五日陆续前往挂钱,并焚香祭拜,宣读祭文。两墓经历1400多年,惜于解放后被毁。
以上资料由程忠壮公后裔、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程自信提供。程自信教授的父亲程啸天,为新安画派书画家,师事国画大师黄宾虹,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当地俗谚:“岩寺塔,塔中堂。中堂锥,锥虹梁。虹梁有个吕洞宾。朱家宝,程家厅。”说的是岩寺一带一些有名的风物。
  过去虹梁有一条官道,全部用青石板铺成,是古城歙县通往王村、长陔等地的咽喉。民间传说,仙人吕洞宾见虹梁地形好,有官道,便挑着一担礼物前来祝贺:一头是“昙花牌”,一头是“小南海”,“昙花牌”里住的全是尼姑,“小南海”里住的全是和尚。快到虹梁时,一不小心断了扁担,“小南海”就落在了雄村前新安江河流的中心,成了“小南海”孤岛,“昙花牌”就落在了虹梁,成了新安江畔的孤山。吕洞宾见这天(农历4月14)刚好是自己的生日,便在“昙花牌”前建了一个“昙花亭”。亭内设香炉、神像,亭四周设木凳,木凳全部连在柱上。四面墙上挂有吕洞宾为人看好病后人家送给他的谢恩牌匾、画像
传说吕洞宾每天都要外出给穷苦人治病。有一次,一户穷苦人家里实在没什么东西招待,就给吕洞宾一只棕子吃。吃好后,吕洞宾一摸胡子说:你的病如果没有痊愈,可到虹梁找我,我住村头第一家。这天穷苦人找到虹梁,遍寻不着。刚要离开,见村头“昙花亭”门口有一个人,胡子很长,仔细一看,胡子上还粘着那天吃棕子留下的糯米粒。吕洞宾用手摸下糯米粒,叫穷苦人吃下,不但百病痊愈,而且永远不饿。“昙花亭”香火旺盛,现在虹梁稍上年纪的人都说得有声有色。亭址至今依稀可见。
  虹梁牌楼前有一个程家厅,程家厅连着36个天井、108间房,全部有过厢。屋连着屋,房连着房,程家小姐雨天串门不走雨路,晴天串门不晒太阳。现在这里仍有几十户人家,沿河而居,屋宇相连,望之颇为壮观。虹梁半个村的屋基,都是程家祖上从外地运来麻石用青水沙铺砌而成。从村西头的“大圣菩萨亭堨”,到村东头的“昙花堨”,绵延2公里,小河两侧全部用石条砌成河?。   
  “开尽山河地,饿死程家人。”徽州一带山多地少,当地所出,难以自给,故必须走出山外,世代经商。据虹梁程氏后代讲,由于程氏家族发人快,吃穿用度颇为紧张。有兄妹二人,妹妹勤劳,兄长懒惰,常为家务事争吵。妹妹赌气说:“这辈子你要是能混个人样,我看都不看你一眼!”兄长也不示弱:“我不混个人样,就不回家见你!”次日,兄长外出跟着他人做盐商木客,到浙江帮一富户看管盐、木,后与其妻勾搭成奸。三年过去,积累了很多财宝。兄长还乡,在新安江边下船,仍旧穿着几年前的衣裤回家。妹妹见状,便说:“你在外流浪多年,快进屋休息,妹妹不嫌你。”兄长说:“请你把全村的男丁叫来,到新安江畔烟村渡口抬东西。”人走了以后,妹妹独自一人爬上孤山暸望,看兄长讲的是真是假。当男丁们抬着东西有说有笑回村时,妹妹就一根绳索吊死在一棵大树上,以兑现自己的诺言。兄长悲痛之余,便以山为墓基,为妹妹修了一座大的坟墓。每逢妹妹忌日,上坟的人都有饭吃,但女人和驼背的例外。因为墓地太高、太陡,女人和驼背者无法上山祭扫。墓现仍在,部分被毁,但从墓基下的石条可以想见当初规模之宏大。
在进虹梁的路口,有一个“大圣亭”,内供“大圣菩萨”。每逢天旱、水灾、虫灾,虹梁人便召集年青力壮的男丁烧香,请“大圣菩萨”帮忙,尔后抬着“大圣菩萨”在亭前的稻田内游三圈。据说,大圣菩萨十分灵验,如此这般之后,如果是天旱,不出三天便能下雨;碰上水灾,不出一天便能停雨;稻田生虫,便能驱虫。直到解放前夕,附近一带的农村还有人请过“大圣菩萨”。现在虹梁兴建了能蓄水10万立方米以上的小(二)型水库3座,当家塘几十个,真正实现了旱涝保收。
  “岩寺塔、塔中堂。中堂锥,锥虹梁……”讲起虹梁,不能不写中堂。中堂村南头有个“观音角”,占地五亩。外有水口坝,古树参天,喜鹊成群。内有撞钟,响声传方圆10数里。每天清晨,“观音角”尼姑准时撞钟。钟于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观音角”旁还有一只“锥”(塔),据老人讲,比潜口锥(翼峰塔)要高要大,底层能摆3桌酒席。锥是神锥,能出文人,几乎每次科考当地都有人中举。中堂方氏祠堂共有三进,供奉方氏历代祖先牌位,其中不少人颇有文名。“三世一品”坊座落中堂村口,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建,青石筑成,三间三楼,四柱冲天,通宽8米,高9.5米。柱脚饰金刚腿,额枋和上半截柱头雕刻精美。正面额枋题“三世一品”,下刻“通奉大夫云南布政司左布政方泰、方祥庆、方良曙”。背面刻“三朝申锡”,下刻“敕封工部员外郎赠刑部郎中加云南左布政使方祥庆”、“万历八年中元”等字。正面为“直隶徽州府知府徐成、同知左应  、通制李运楚,推官司舒邦儒、歙县知县李琯,万历八年庚辰七月吉日立”。现在方氏后人仍保存“三世一品”祖先的丝质画像,并且每年都要朝拜1~2次,外人难得一见。
明朝时中堂有个程御史,其母见儿子在京城为官多年,想到京城去看看。由于路途遥远,加上以前女人都是小脚,去京城十分不便。程御史是个孝子,为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便想方设法请来工匠,仿造北京的金銮殿,在中堂建房供母亲娱老。母亲见儿子如此孝顺,逢人便夸,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洪坑的洪远尚书府。洪远尚书与程御史同朝为官,两家走动频繁。有一日,洪远尚书的夫人到中堂去看新落成的“金銮殿”,得知程御史仿造金銮殿未经皇帝许可,回府后便修书一封,告知洪远尚书详情。洪远又把此事禀告皇帝。皇帝得知后,问罪于程御史。从此洪、程两家关系破裂,互不往来,以致洪、程两姓互不通婚。直到现在,洪坑极少有人嫁中堂,中堂也极少有人嫁洪坑。中堂“金銮殿”门楼仍存,但已破烂不堪,无人维修了。
  当地有一处名胜叫“石壁”。据说南宋岳飞抗击金兵时,由于势单力薄,退到石壁。因无处躲藏,便用宝剑在石壁边的竹园里劈出一个凹石壁坑藏身。金兵走后,岳飞为感谢石壁救命之恩,特用剑刻下“石壁”二字以示纪念。字迹至今仍依稀可见。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图片

网站说明 | 法律说明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TAG标签
版权所有: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站管理: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络管理部     粤ICP备150449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