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寻根问祖 > 寻根资料 >

寻根:我从哪里来?---明清时期“江西填湖北”纪事

时间:2011-06-11 11:09 来源:未知 作者:cheng01

寻根:我从哪里来?---明清时期“江西填湖北”纪事

 在武汉图书馆的学术讲座]

 
一. 江西向湖北的大移民

二. 我从哪里来-------瓦屑坝、筷子巷

三. 移民迁徙湖北路线图

四. 江西移民在湖北的分布

五. 对湖北经济文化的贡献

 


一. 江西向湖北的大移民

据曹树基先生的研究表明:在洪武大移民中,从江西迁住湖南的移民约有57万;江西迁往湖北的移民约为69万。(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5卷.第125页、148页、15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数量如此巨大的人口迁徒,在明初朱元璋的严格户籍管理制度之下,如果不是由政府组织进行移民,民间自发的人口迁徒要达到如此规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江西填湖北史称“江西填湖广”,是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移民运动。此事既不见诸《太祖实录》,亦末见于朱国桢的《皇明大政纪》、谈迁的《国榷》、也不见于私修国史《皇明通纪》(或称《皇明资治通纪》、《国朝典汇》等书。如此大的事件末见诸实录、的确使我们感到困惑。但明清以来撰修的方志以及民间族谱却颇多记载。如:民国二十五年《喻氏宗谱》卷一载:“徐寿辉之乱,楚地榛莽千里,虚无人迹。洪武初,诏豫章各大姓从黄占籍。”民国三十五年《黄氏族谱》卷首说:“明初,湖北户口凋伤殆尽,洪武二年徒江西居民实之。”

是什么原因致使江西人口大量迁至湖北:

一是江西密集地区没有经过大的战乱,人口损失极小。元代,湖南人口约为江西的三分之二,湖北人口则为江西的五分之一,两省合计仍不及江西。而饱经宋元和元明之际战乱的湖北,更是人口稀少。地旷人稀的这种人地关系,成为“江西填湖广”的基本原因。因此,江西填湖北是历史的必然。

二是逃避沉重的赋税。《明太祖实录》卷190记载: “南昌府丰城县民言:农民佃管田一亩岁输五斗,诚为太重,愿减额以惠小民。户部定议一亩输四斗。上曰:“两浙及京畿土壤饶沃,输四斗;江西郡县地土颇硗瘠者,止令输三斗,著为令。”但每亩3斗的赋税,对土地瘠薄的当地来说,仍然是属于重赋。

我们再来看看黄州府的情况,弘治《黄州府志》卷三:“洪武24年,官民田地塘三万五千三百四十三顷七十九亩三分五厘,夏税小麦三千五百五十石二斗三升三合四勺,大麦八斤九两九钱六分……。秋粮米二十一万六千九百五十四石三斗九升三合九勺。”
    按上述税额计算,黄州府平均每亩税赋仅6.2升,只相当于南昌府的五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江西人口大量涌入湖北地区是势所必然的。

三是地理上的便捷。在江西人眼里,到湖广谋生犹如“跨门过庭”,实在便当得很。

因此,迁徒湖北是江西人的首选。

二. 我从哪里来-------瓦屑坝、筷子巷

多数湖北人爱以“老表”互称,一句“老表”的称呼,拉近了你我多少距离!“老表”的祖辈都来自江西,有的说是来自江西瓦屑坝,有的说是来自江西筷子巷。然而,瓦屑坝毕竟曾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圣地之一,不仅驰名遐迩,而且深深铭刻在移民者的记忆里。瓦屑坝在哪里?它与湖北人是什么关系?

这是鄱阳县莲湖乡瓦屑坝村农民画家胡昔训根据祖辈们留下的关于瓦屑坝的传说而精心绘制的瓦屑坝移民图。这幅《瓦屑坝移民图》较真实的反映了明初瓦屑坝移民的史实。

《瓦屑坝移民图》意境宽宏,牵动了亿万移民后裔的情感。

图中上半部分画出了明初移民时,在瓦屑坝设局驻员,官员在登记造册的场景。从饶州各县结队而来的移民,他们面对官府的移民告示,无可奈何。他们只能认定命运如此,面对持枪的武士,被迫惜别亲人和故土,被迫上船,被押送去一个未知的远方……

 图中下半部分,画出了当时移民们被迫迁徙,惜别亲人,告别故土的悲壮情景。图中画出了儿子拜别双亲、夫妇挥泪惜别的悲惨情景,也画出了移民们拾瓦屑为记,掬泥土为念的背井离乡、依依惜别的心酸落泪的情景,画中一颗柳树下,一个移民正在占卜凶吉、乞求渡过灾难,期盼自己有好的未来,一幅悲惨的情景跃然纸上。

《瓦屑坝移民图》是一幅勾起移民后裔眷乡恋祖的实物见证,它牵动着亿万移民后裔的情感 。

 

1.文献中的瓦屑坝

“瓦屑坝”这个地名的比较完整的文献资料,首见于1992年版的《新洲县志·杂录》。《新洲县志》上还说:新洲县八成以上的现居人口是江西移民的后裔。

“鄱地以瓦屑坝得名者.莫著于瓦屑坽。若瓦屑坝、瓦屑墩则传者盖寡焉。考饶郡城西二十里为尧山.载郡志。峰峦苍秀。泛彭蠢者百里外,隐隐可见,延袤起伏,凡十里许,而总谓之尧山。山在鄱江之北岸.南岸有水斜出通江.即所谓瓦屑坽是也。”瓦屑坝在古饶州鄱阳县鄱阳湖边的尧山之麓、鄱江之滨。现属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城西南约十公里大莲子湖滨的莲湖乡,村落名为瓦燮村。

据鄱阳县志(清同治版)称:瓦屑坝在立德乡六十九都,县城西二十余里处,楚中诸大姓多于元明之际自此徙。 在地图上能见到:鄱阳城西九公里处,有地名“瓦燮坽”此“坽”在鄱江南岸,与尧山相对。北距双港镇5.6公里,西南有莲河、莲湖、表恩山,与考载全然相同。无可置疑,此处村落即是瓦燮村。  
    瓦屑坝原是制陶工场。相传姑苏陶人曾在此制作陶器,因避黄巢之乱.复徙吴地。这个制陶工场便成为一片废墟。瓦屑坝当地陶土质量好,烧制的陶器颇佳,工艺水平较高,故还被选作宫殿营造之用。
    瓦屑坝水绕山环,堪舆者称其地有风水之胜。瓦屑坝峰峦苍秀,延袤起伏;鄱湖水阔,渺无津涯,而港汊湖滨,皆萑苇芰荷。瓦屑坝人男耕女织,以耕读为本;兼或渔樵,或怀资怀技,游走他乡……

鄱阳县城曾是饶州府的驻地,瓦屑坝作为当年的交通要津,其繁华亦是可想而知的。随着历史和自然的变迁,瓦屑坝已不具水陆码头的功能,昔日的市井繁华也随之不再。

瓦屑坝,曾是中国古代移民集散地之一,随着古代大规模移民成为尘封的历史,瓦屑坝的地名也就随之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2.曾经的“故乡”—— 瓦屑坝

瓦屑坝曾是豪门望族聚居之地,“其姓则有余,有陈.有邹.有杨,有王,有赵,有董,有张、有彭……”元末明初,虽有陈友谅军骚扰,当地人吴宏、于光组织民众保土安民,故罹患稍浅,人口未有大的损失。明朝定鼎后,由于江西少有兵燹之灾,生口繁衍,地少人稠,于是朝廷令徙饶州民填实安徽、湖北等地。
    于是,祖辈们从赣南、赣中、赣北直奔鄱阳城,穿越筷子巷,聚集到瓦屑坝附近的鄱阳湖滨青江渡,乘舟楫驶入茫茫湖水,驶向长江,驶向远方的他乡。许多移民者的祖传家谱上或载于口碑的传说中称:我家祖辈来自江西瓦屑坝!瓦屑坝是这些移民们对于故乡的最后记忆,江西鄱阳瓦屑坝就是他们的根。确切地说,瓦屑坝是我们梦中的“故乡”,是我们曾经的“故乡”!

3.瓦屑坝地名的“搬迁”

瓦屑坝,多少背井离乡的先民为这一方热土魂牵梦萦!为了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依“地随人迁”的古制,将“故乡”的瓦屑坝搬到他乡。例如:

在落籍地取与江西相关的地名,如汉川县志中有“江西垸”地名。元末明初县境人烟稀少,而江西来汉川定居者众,有的家族为了不忘祖籍,便将有的湖、垸取名为“江西湖”、“江西垸”,并延用至今。

当阳县胜利村村委会所在地,以前叫做“江西坟墓”,方园几百亩的地方,布满了大小无以数计的老坟新冢。相传“江西坟墓”埋的是历史上江西填湖北人口大迁徙时,来到这里的江西移民的先人后代。

明·嘉靖《蕲州志》:“瓦屑坝在州东一里,诸家、袁市二湖之界”,清·光绪八年编《蕲州志》中的蕲州城地图还明确标示有瓦屑坝的位置。显然这是从瓦屑坝迁居蕲州的先民带过来的地名。清人顾景星还在他的文集《白茅堂诗文集》中谈到瓦屑坝是李时珍的故居所在地,瓦屑坝距当年李时珍的诊所玄妙观原址不到100米。当代人撰写有关明代《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生平的文章中,都确认李时珍是蕲州瓦屑坝人。清光绪八年编《蕲州志》中的蕲州城地图也明确标有瓦屑坝的位置,这说明瓦屑坝这一地名其历史是悠久的。

东长街为蕲州最繁华的商业街,而瓦屑坝在东长街之尽头,雨湖(诸家湖)和沿市湖(袁市糊)之中间:为两湖之分界。该坝原有一渡口,随着蕲州的日渐繁华,为了交通便利,人们在这早年筑了一道堤坝,称瓦屑坝。瓦屑坝的正确地理位置应在现在的东长街174号和新街96号至街口村134号。新街103号至街口村134号,该路段1978年之前为一条高出袁市、诸家两湖水平面3米左右的公路,路的两边无一建筑物。而现在的建筑物均为1978年“知青返城”所建的居民住宅,因“坝”两边四周均建满了住宅,瓦屑坝在1980年之后就被东长街、新街所替代。现在这里的公路还显露出人为的一条堤坝的雏形。主坝不足100米,全长约为200米。

1982年的《蕲春县地名志》中却找不到瓦屑坝这一地名了。一个见证“江西填湖北” 移民运动史的地名、一个记载着先民们筚露褴缕以启山林的历史记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人轻轻抹去了!如此数典忘祖,实在令人痛惜!

蕲州瓦屑坝是湖北境内唯一以移民集散地命名的地名,是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地名,恢复这一地名,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先民的奠祭!

见诸文献资料记载的瓦屑坝地名还有:

《黄冈县志》:陈姓 “其先世在宋代自江西江州瓦西坝迁居浠水。后世由浠水分支居黄冈邱店、韦家凉亭。”

大冶《余氏宗谱》:“一世祖捻,南宋人,世居江西南昌县瓦屑坝。第三世壁胜生荣叔、荣英。荣英自江西徒居湖北大冶。”

黄陂《谢氏族谱》:“谢伯六于洪武七年(1374年)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筷子巷瓦屑墩迁黄陂西南乡共木岗。”

………

4.风俗文化中的故土情怀

先民们不仅把“根”保存在家史里,而且以风俗文化的形式保存在日常生活和祭祀活动中。这是向人们昭示: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江西始迁移民在湖北落地生根后,虽然与湖北这方热土世代廝守,繁衍子孙,建设新家园,却对江西有割舍不断的故土情怀,这在风俗文化等方面都有表现。
    从江西迁入湖北的移民者中,有祖籍江西“筷子巷”之说。因此乡人多在祭祖的供品“刀头肉”上插双筷子,以表示不忘祖根。这个风俗在鄂东、鄂北、江汉平原大部地区流行。在语音方面,湖北大多数江西移民后裔,还保留着从祖辈代代相传下来的词语读音。例如在鄂东、鄂北、江汉平原大部地区,将外祖母(外婆)读作“家(音咖)婆”,方向词“去”字读作“器”音,动词“站”字读作“记”音,等等,不胜枚举。这类文化遗存,从另一视角印证了先民难忘祖根的历史情结。

不仅江西人有互称“老表”的风俗,而且多数湖北人也爱互称“老表”。这个风俗从何而来,已难追寻,但凡有“老表”称谓的地区,一定有江西移民。

《中国隐语行话大辞典》(曲彦斌主编)“老表”词条称:“宋代蹴鞠行谓道士。《圆社锦语》:‘老表:道士’。”可知“老表”作为一种称谓,早在宋代便已出现,但仍未指出“老表”的词义来源。即使在当代权威的《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等工具书中,也不载有关“老表”的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倒是在“老表”词条下列出了3个义项:江西人的别称、表兄弟和对年龄相近的、不相识的男子的客气称呼。

总之,老表是个令人感到温暖而又亲近的称呼,即使在打趣时,一句“老表”,也会令人有轻松愉快的感觉。

5.史珥的《续瓦屑泠考》

现在,民间推动或兴起的寻根热,人们纷纷如朝圣般前往祖辈迁出时的移民集散地,以期能寻找到一脉相承的祖根,解开“我从哪里来”的历史之谜。然而,人世间沧海桑田之变,这些移民集散地已非昔日面目。以瓦屑坝来说,当年名称瓦屑坝,现已更名为瓦燮村;当年是人潮涌动的水陆码头,现已为农耕为主的普通村落……!这样的变迁,需要从被历史湮没的资料中钩沉辑佚,还原真实的瓦屑坝。所幸的是史珥的这篇《续瓦屑泠考》,对瓦屑坝的地理位置,村名来源一一作了详尽考证。
(责任编辑:程功)

推荐图片

网站说明 | 法律说明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TAG标签
版权所有: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站管理: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络管理部     粤ICP备150449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