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慎终追远呢? 慎终——慎是谨慎,终是寿终。父母寿终时,须依丧礼,谨慎治理丧事。父母之丧,以哀戚为重。做到“丧尽其哀。”追远——丧葬之后,须依礼依时追念祭祀。追远之远有二义。一为父母去世已经久远,二为祖父母以至历代祖先,距今已远,皆须追祭以时,祭则必诚必敬。做到“祭尽其敬。”子子孙孙,如是追远祭祀,是为不忘本。简言之,“慎终”是对死亡的慎重态度,在死亡时谨慎处理;“追远”则是死后继续的纪念。在此意义上,曾子说:“要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要诚心诚意地祭祀祖先,这样做了,老百姓就会受到感化,社会道德就会趋于淳厚。” 儒家不太注重死亡本身,只是主张把严肃的生活态度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即慎终,这是慎终在自我生命上的一层涵义,另外,慎终还反映在处理他人生命终点问题上。儒家主张,人死之后,要慎重对待,要举行一系列的礼节仪式,包括子女、亲族对逝者的守丧、祭祀。可以说,如此慎重对待逝者,其实是为了教化生者,重人死,不过是重人生的一种反射。“民德归厚”才是儒家“慎终追远”的真切目的,这也是百姓常言,“祭祀是做给活人看的”,其实也是借祭奠死人而教化活人的。 可见,慎终追远,强调的是人对于文化和道德传承应当秉承十分谨慎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对于自己的言行是否有悖于祖辈的教诲,身后对后世子孙有何影响,都应当深思熟虑。 同一个祠堂祭祀,意味着同根同宗,就是一家人,同一个姓氏。在同一祠堂烧纸点香,就是同姓。对外人介绍时,姓岳的总是说自己是岳飞的后代,总不会说自己的祖先是《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姓秦的总是会说自己是秦叔宝的后人,绝不提及秦桧。这种介绍本来就蕴含说话者自己的价值取向,道德选择,功过是非、善恶荣辱已在其中。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终老之后都可进祠堂、立牌位、享祭祀。换言之,进得祠堂配享祭祀是有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以道德为准绳。这一道德准绳,旨在教化世人:生前应循理守法,上对得起祖宗,下无愧于子孙,把善德落到实处,方可以俟命以待寿终正寝。 对于祭祀,古代中国人是极为重视的,一年之中一般要举行四次,而且名称各不相同,“春祭曰禴,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烝”,(明?程登吉着,清?邹圣脉增补,宋欣、薛洪等注解,《蒙学全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此外还要求人人到场,《论语?八脩第三》记载孔子的话时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那么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外因由于工作繁忙而无法亲身参与祭祀仪式时那该如何呢?古人也有具体的指导方法,即“扫地而祭,于其质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牲也。于郊,故谓之郊,牲用騂,尚赤也。用犊,贵诚也”。意思是可以在郊区选一处地方,在坛上焚柴,在地上进行正祭,是显示其质朴之处。祭器均用陶瓦制作,目的是象征天地之间最质朴的属性。祭祀天地的处所在郊外,故称郊祭。祭祀的牲畜为赤色,是根据周朝人尚赤的习俗而来。牲用犊,是因其仍未长大,没有牝牡之情,诚悫可贵,所以用之。从这段话中可知古人强调祭祀之时那种对先人的虔诚心意应该放在第一位,如果没有追思先人的心,那就很难达到“民德归厚”的目的,而只要有这种缅怀、追思先人优良品德的心意,祭祀的仪式不一定要在特定的场合、时间才能举行,祭祀用品也不需要讲究,在祭祀之际,一定要如同面对先人在生之时一样地诚挚,尽心尽意,否则就无法达到祭祀的最终目的,即“民德归厚”。 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殡葬业自出现之日起,便具备伦理教化的功能,并日趋强化,其重要性及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已为人所知,并得到思想家和统治者大力的提倡和推展。在儒家学者看来,人们天性中就有“爱亲”、“思亲”、“孝亲”的本能,这是出自血缘血亲的一种最内在的先验情感,当亲人去世时,这种伦理之情必喷涌而出。《孝经》中说:“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这是说,人们对长者,“生”时要“爱”与“敬”,“逝”时则要“哀”与“戚”,如此,才是民众生存之“本”,为人之“道”,尽孝的完成。所谓“人道”,也就是遵循“礼”的严格规定,极尽谨慎地养生送死。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培植出“孝”的品行,在道德的境界与道德的实践方面皆达到理想的程度。这就是中国古代圣贤对殡葬在教化百姓方面功能的深刻认识。 当然,由于在殡葬活动中大力推崇孝道,曾引发出中国历史上“厚葬久丧”的风气,这是我们今天绝对不能提倡的。但是,现代殡葬业者一定要认识到,人类的殡与葬的活动,确实可以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达到“民德归厚”的目的。因为,自有人类以来,文明日异昌盛,但人们对逝者一般无不抱着尊敬的态度,人们在先人墓前虔诚的祭祀活动中,会油然生发出一种超越性和神圣性,孕育出一种浓厚的伦理情怀。 (责任编辑:程功) |
- 上一篇:中国传统道德把“孝”看作是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
- 下一篇:漫谈浮梁祭祀文化与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