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望出广平,其上世盖高阳之诸孙也。在五帝,世为火正。重黎为祝融,为和仲和叔。逮及周成王之际,始受封为程国。由周而下,世有闻人,见于传记皆有可考。唐末五代之乱,亡失旧谱,上世次序不可复考。 祁为儿时,受教于先祖曰:“程氏中微,不得祖牒。”自吾有知,深忿惜之。 今且老矣,子孙必当承吾志。凡遇同族,宜博采访,期于必获而后止。且吾闻之先君,以为吾家盛德之后,盖重安忠壮公之系姓也。其后,家君为河州历阳县尉。故吴门光禄帅洪道过南豫,从容谓家君曰:“吾姓同出篁墩,而谱不传,意其遗落民间,尚求泯坠。吾曹游宦,先至歙郡,当力求之毋忘,以完本相寄也。” 熙宁十年春,家君由小着得请知歙之婺源。明年,岁在戊午,实元丰元年正月初九日,于歙县得程氏,数十家于篁墩。其豪曰志忠,率诸族父子兄弟迎谒道左。虽然少学,亦颇知礼,盖有衣冠遗风焉。从而论之,乃出其家谱一卷。祖孙相传多历数年,文字漫灭,世次不明。又得所谓相公墓及宅基、射蜃湖、浴马池等处。里民谈忠壮公遗事,历历可听。然其盛德在民,岁时相与祠事不绝。家君既拜墓下,又从歙令张世望,借取图经,因以考实,盖皆符合。无几,海宁族人程立,亦献其所藏世次一卷。两家谱叙,仅足以相补。词多鄙野,不成句逗。或传歙程璇家有善本,会其家,有回禄之变,并以亡失。先是家君将之歙,留祁居家。自婺源至篁墩,岭道回还,凡二百余里。既行之日,祁夜梦如迷途,入一大墓中,意甚恐。适逢一古衣冠丈夫,援手而指曰:“此道而可还家也。”及寤,颇记其状。比君还,自歙述墓茔林队之事,如梦所见。于是家君悉以所得程氏谱书付祁,曰:“汝当论次。” 吾读旧谱,至荆州骠骑有三世不修谱之戒。诚哉是言也。且忠壮公,精灵英爽,死且不朽。殆神有意,囑吾于梦寐,我滋异之。祁奉命不自揆,度实始载其事于心。由是稽考史传以相证佐,一代定着为一谱,以开元谱为第一。其后十年调补玉溪,椂其书,粗成。然犹未敢以为是也。 东南族人或有好事者,随辄取去,离析卷轶,迁附臆说。其所定本,率多异同,往往摽写以为祁所定。前后相出,理厚诡涩。 元佑间,祁掌教卫。学暇日,复加铨择,铅椠编简,不去几案者垂又五年,乃能讫事。因窃叹曰:程氏谱牒,散漫无记久矣。凡我同姓,宜所共惜。 今以祁之固陋,其所论次,大惧不文,不足以发扬万分之一。然其世序、条例,颇用史法,井井有条,不为不备也。倘宗人与我同志、或嗣有所见、或有藏书与今谱不同者,愿以见教焉。以祁犬马之齿或未衰也,尚庶几改之,予祁望之。 裔孙祁谨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