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网易解读: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超日本

时间:2011-02-14 08:59 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齐栋梁

 

网易解读: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超日本
 

    日本内阁府8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名义GDP为1.288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的GDP为1.339万亿美元。从单季度数据看,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日本,日本保持近40年的世界经济第二的位置终于被超越。中国经济超越日本意义何在呢?

   本期观点: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超越日本,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一个积极证据。对比今年中日两国经济,可以看出中国成功复制了日本的发展路径,如出口导向和政府支持。但是同时也需要警惕日本的资产泡沫在中国发生,中国极为有利的人口等资源禀赋和城镇化较低的发展阶段将使得中国经济有可能避免泡沫并保持现有增速。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应该吸取日本“失去十年”的有益教训,即民众失业低,福利高,未来降低经济增速也并非意味是一件坏事。

    GDP超日并无负面意义

    实际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超过日本。第一次为清朝前期,中国长期居于世界首位,人均GDP也位居前列。随着外敌入侵,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日本GDP历史性地超过中国。二战结束后,由于日本损失惨重,1949年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的GDP相当于日本的两倍。随着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1960年其GDP与中国持平。在日本经济鼎盛时期,中国经济规模只不过是日本的11.7%。

    此次超越日本的原因,本质上是经济的极大的发展的结果。相比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现在中国经济总量已达到当时的90倍,达到约5万亿美元,。中国去年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汽车市场,超过德国成为第一大出口国。中国现在还是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和铜进口国、第二大的原油进口国。这其中,人们的生活水准是在提高而非降低,改革前后的数据对比可以明晰这一判断。

    尽管中国经济规模超过了日本,但如果按人均计算,中国人均GDP仍落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人均GDP是3566美元,排名世界第99位。而日本排名世界第16位,人均GDP为39573美元,是中国的10倍以上。中国目前的人均GDP 水平接近日本1974 年的水平。按照世界人均GDP8000美元来衡量,中国还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5%。

    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悲观,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国较低的人均GDP 意味着其仍处在快速发展的增长阶段,在基础设施和私营产业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迅速壮大的中产阶级对耐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也意味着中国正处于消费热潮的初期阶段。世界其他地区将越来越多地受到中国总需求的影响,或者因为中国经济遭遇挫折而导致全球需求不足。

    复制日本成功路径

    尽管各方不断强调人均GDP的不足,但是中国超越日本没有太多负面意义,而其中对于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探析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增长的动力,以及如何保持这种动力的可持续性并降低经济发展的负外部性。这其中一个较好的版本便是,保持世界第二经济地位长达四十年的日本。

    中国经济与日本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首先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均是依靠外向型经济的劳动,即依靠“出口马车”的拉动。从1981年开始,日本出口拉动GDP大幅增长;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大幅增长。金融危机以前,中国货物与贸易净出口对GDP贡献一直较大,2005年此贡献率达到24.1%,与八十年代的日本十分类似。第二,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为发展经济,中国一直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实施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M2占GDP比例达到180%左右,增速高达30%。第三,相似产业政策扶持:两国在发展过程中都意识到依靠外需的局限并倡导面向内需的结构调整。危机爆发后,中国推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此后类似产业规划不断增加,力求扩大国内消费、稳定企业生产经营、加快产业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变。而日本政府1986年发表“面向21世纪产业社会长期设想”,提出以对外实现“国际水平分工”,对内实现“知识融合化”作为产业结构的新发展方向。经济发展路径的“出口战略”以及积极宏观策略和政府扶持产业发展等调控措施,使得中日两国极为相似。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成功复制了日本的路径。

需警惕日本式泡沫

    除了路径和政策的类似外,必可避免,中国也出现了日本式的资产泡沫。八十年代日本土地投机的热潮高涨,地价、股价联动,资产价格循环上涨。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情况同样令人担忧,2009年,北京二手房房价上涨80%以上,上海房价上涨了113%,深圳房价上涨103%,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住宅平均价格为4474元/平方米,上涨25.1%。此前,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对网易财经表示,中国房地产泡沫同日本极为类似。

    但到1991年春,伴随着经济减速,泡沫破灭:土地和股市投机的不动产企业、建筑公司大都陷入破产倒闭、土地担保融资银行产生大量坏账、金融机构接连倒闭,即后经历所谓“失去的十年”。极为相似的中国是否能够避免日本式泡沫呢?同日本相比,尽管发展路径相同,但是中国仍具有无可比拟的促进经济发展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阶段。

    其一便是人口红利。日本总人口在“失去十年”的开端即1990达到高峰,而中国要到2030年。日本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即出现“刘易斯拐点”,而 中国2007年左右才出现“刘易斯拐点”。日本的“人口红利”于80年代才消失,据中金公司预计,中国人口红利仍有5年左右,并且可以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建立养老保障制度,改善劳动力市场,提高教育水平和劳动力培训,打破户籍制度等第二次实现。第二是中国城镇化率极低,1985年日本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76.7%高点,而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处于加速阶段,200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为45.68%。第三,政府对银行企业控制力不同:日本泡沫前,日本政府并没有对商业银行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及监管,日本金融机构是房地产泡沫的最大支持者,地产泡沫持续长达10年。而中国政府对银行和企业有很强的控制力,尤其是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政府对银行的风险控制日益增强,可避免类似泡沫的发生。

日本失去十年并非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所谓的“失去的十年”并非是失败的典型。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失业率仅为3%左右,是美国同期失业率的一半;在所谓“失去的十年”里,日本实现广泛的医疗保险,收入不均维持在较低水平,预期寿命全世界最高,婴儿死亡率和犯罪率都很低。日本经济向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状态,即实现了一种稳定的经济状态,不需要再用超高的增长率来给民众带来满足感。对比来看,中国需要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多,且在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产生了太多的负外部性例如对环境和资源产品的低效率应用。因此,对于中国经济的下一步走势,应该是提高资产产品的利用效率和减少负外部性,并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同时另外一个角度也值得中国借鉴,即经济发展真正的主题不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而是注重可持续性,未来经济降速,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齐栋梁) 倪慧

(责任编辑:admin)
网站说明 | 法律说明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TAG标签
版权所有: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站管理: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络管理部     粤ICP备150449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