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寻根问祖 > 寻根资料 >

翻阅《岑山渡程氏支谱》

时间:2011-03-29 06:40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翻开《岑山渡程氏支谱》 残本, 上面记载有程氏统宗源流之详细脉络,追寻了全国各地家族成员分迁移徒的点点足迹:天开地辟, 人物生成, 厥初生民, 未有姓氏。 我程之先, 系出休父, 佐周平夷, 周封程土, 因以为氏。 …… ……新安程氏, 自篁墩始, 四十四派, 悉在于此。 程氏位列《新安大族志》 之首。 据说, 该姓出自黄帝重黎之后, 自西周大司马休父辅佐宣王中兴, 被封为程伯, 子孙遂以国为氏。翻阅《岑山渡程氏支谱》 , 程氏家族的支脉分叶一目了然。 从中可以看出, 单单是新安江上游的这一僻野山乡, 一个家族的成员就广泛迁徙到了苏州、 江宁(今南京) 、 松江、 上海、 宜兴、 扬州、 淮安、 海州(今连云港附近) 、 高邮、 安东(今涟水) 、 阜宁、 泰州、 杭州以及北京、 四川、 辽东和广东等数十处。其实, 类似岑山渡程氏这样的宗族不在少数。 皖南素有“前世不修, 生在徽州, 十二三岁, 往外一丢” 的俗谚, 说的是——由于山区地狭人稠的生存缺陷, 徽州人注定要向外部世界拓展生机。 翻开不少明清徽州族谱, 都会看到类似的世系迁徙源流。徽州的宗族及其分支, 犹如汩汩流淌的新安江, 由发源的涓涓细流, 到激流飞湍的滚滚江水, 绵延不绝, 源远流长。 如果从下游逆流而上, “一滩高一滩, 一滩高一丈。 三百六十滩, 新安在天上” ——“新安在天上” , 俗谚亦作“徽州在天上” 。 倘若我们将地理环境与宗族人文比照而观, 那么,新安江下游广大地域及江南各地的许多宗族, 其渊源都与“天上” 的徽州有关。 这正像《新安景物约编》 所提到的那样——“山连吴、 越云涛涌, 水接荆、 扬地脉长。 ” 吴越的云涛, 荆扬的地脉, 都与徽州的山水绵亘相联。 这既是自然环境的得天独厚, 又是人文景观的血脉沟通。 对此, 胡适曾经说过:徽州人正如英伦三岛上的苏格兰人一样, 四出经商, 足迹遍于全国。 最初都以小本经营起家,而逐渐发财致富, 以至于在全国各地落户定居。 因此你如在各地旅行, 你总可发现许多人的原籍都是徽州的。 例如姓汪的和姓程的, 几乎是清一色的徽州人。 其他如叶、 潘、 胡、 俞、 余、 姚诸姓, 也大半是源出徽州。 当你翻阅中国电话簿, 一看人名, 你就可知道他们的籍贯。 正如在美国一样, 人们一看电话簿, 便知道谁是苏格兰人, 谁是爱尔兰人, 谁是瑞典人、 挪威人一样的清楚。 ① 徽州当地历来就有“徽州八大姓” 和“新安十五姓” 的说法。 所谓八大姓, 是指程、 汪、 吴、 黄、 胡、 王、 李、 方诸大姓; 倘若再加上洪、 余、 鲍、戴、 曹、 江和孙诸姓, 则称为新安十五姓。 其实, 源远流长的徽州大姓, 远不止上述这些。 从《新安大族志》 的记载来看, 包括上述十五姓的五十五个大族, 在徽州一府六县都有广泛的分布。 “聚族成村到处同, 尊卑有序见淳风” 、 “百代祠堂古, 千村世族和” , 这些, 正是徽州宗族社会的真实写照。新安江滋润的这一方水土, 孕育着发达的宗族社会。 新安江是钱塘江的主流, 发源于休宁县, 主要由率水、 横江和练江汇聚而成。 沿着寒碧荡漾的 ① 《胡适口述自传》 , 唐德刚译注,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江水顺流而下, 就到了新安士族的发源地篁墩——程氏的祖居地也就在此处。篁墩位于黄山市屯溪区的东北部, 西面背靠海拔二百米左右的丘陵, 因地处交通要冲, 历史时期, 进出徽州的外来移民几乎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比较著名的如, 南宋理学家、 婺源人朱熹在自序家世时, 就毕恭毕敬地书上一笔——“世居歙州歙县黄(篁) 墩” 。 “篁墩” 在徽州移民史上的地位,绝不亚于洪洞“大槐树” 之于山西移民、 宁化“石壁村” 之于客家人, 在新安人的“寻根絮语” 中, 这一地名总是反复地出现。 在当地百姓的心目中,篁墩亦被视作徽州的泰山, 成为禳度求寿的圣地。根据程氏后裔的追忆, 西晋末年永嘉丧乱之际, 程元谭起兵镇守新安,遂为当地太守, 他被后人尊为新安程氏的始迁祖。 大约过了二百余年的南朝梁武帝末年, 侯景起兵叛乱, 裔孙程灵洗又起兵捍卫徽州全境, 也成了新安太守。 后来, 因其保障乡土之功而被神化, 官府封其庙为“世忠” , 累封为 “忠烈王” 。 据传说, 唐末农民起义时篁墩为黄巢部将占据, 为了躲避战乱,自东晋以来就世居其地的程氏族人纷纷四散逃命, 这也就是程氏后人散居徽州各地的原因之一。 不过, 篁墩作为新安程氏的始迁地, 大概是在兵燹乱后,仍然有一支回到此处居住, 后来在这里建有程氏统宗祠(大约毁于 50 年代末) 。 当地有位村民告诉我, 到 1946年, 单单是篁墩程氏这一支脉以下就有一百零八派, 广泛分布于东起绩溪、 西至婺源的原徽州一府六县境内。 每年定于 4月 30日, 在程氏统宗祠会谱、 祭祖团拜、 上墓挂钱。 届时, 各派无论路途多远都要派人前来, 济济一堂, 共叙昭穆。 通过一年一度的团拜会聚、追宗叙谱, 宗族中大大小小的各个支脉, 明族属, 辨亲疏, 不断地强化了这样的一种意念——“子世日繁, 皆本一人之身, 何分尔我? ” “宜兄宜弟,如手如足。 我们都是从同一个根系上繁衍出来的, 同族是一家。 ” 如今, 篁墩程氏世忠庙早已不存。 不过, 从程嵩龄编辑的《程氏遗稿四种》 所附的新安篁墩程氏祠庙图的照片中, 仍然依稀可见昔日的规模。 程嵩龄为新安程氏泰州支派的后裔, 其先祖虽然在数百年前就已迁居苏北的泰州, 但故园在族裔心目中仍然是遥远旧梦的归宿。 甚至到 1976年 3月, 旅居海外的程大千(江苏泰县人) 仍然满怀深情地回忆到:忆余于二十九年(按: 即 1940年) 旅次皖南, 曾访谒族曾祖锡荣, 由其向导, 前往篁墩, 展谒 程氏统宗祠、 世忠庙, 参加由溪(在屯溪东十里, 俗音牛坑) 支派祠堂祀典, 并赴黄泥村祭扫先世华峰公祖茔。 当时情景, 至今犹深印脑际。 ……追怀先世, 弥滋怅惘之情。途程悠远的故园, 随着岁月的流逝, 虽然已是梦影迷离, 但它在天涯游子的心底深处, 仍然是个磨蚀不去的符号。

 


(责任编辑:程功)

相关文章

推荐图片

网站说明 | 法律说明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TAG标签
版权所有: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站管理: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络管理部     粤ICP备150449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