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程氏名人 > 现代名人 >

“玉米稻”之父———程氏兄弟

时间:2011-03-14 11:50 来源:未知 作者:cheng01

“玉米稻”之父———程氏兄弟

--------------------------------------------------------------------------------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在2001年世界农业科技大会上说,生物技术可以加速中国的超级稻研究,如果转入玉米的某种基因,超级水稻的单产还会有大幅度增长的潜力。而早在1986年,地处大别山深处的我省岳西县来榜镇三河村炉屋组的两位农民———程旭波、程海波兄弟俩,就已经在脚踏实地地着手研究和培育“玉米稻”了。并且,他俩申报的“水稻×玉米远缘杂交超强优势稻种新品系选育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农科院院长、世界著名育种科学家卢良恕院士亲笔致信国家国际技术交流局局长曾培,称安徽省岳西县程氏二兄弟的发明成果值得重视。

  9月初,笔者再次来到程氏兄弟的实验田,见到了饱经沧桑的程氏兄弟正头戴草帽,在秋老虎火辣辣的阳光下辛苦地劳作、观察、记录。广阔的实验田里,即将成熟的“玉米稻”金浪翻滚,丰收的气息令人陶醉……回到他们破旧的居所,程氏兄弟向笔者讲述了17年来他们培育“玉米稻”无尽的酸甜苦辣。

  发明“玉米稻”的缘由

  1950年和1953年,程旭波、程海波兄弟出生于岳西县来榜镇三河村一个贫苦农家。孩提时代,兄弟俩的“人生理想”就是长大后,能让家里人吃上一顿大米饭。

  1986年,程旭波中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报名参军。他在部队当过卫生员和文教员,在服兵役期间,每天有半天的学习时间。程旭波一边刻苦训练,一边跟第七军医大学的教授和专家们废寝忘食地学习文、史、哲和各种科技知识,这为他后来从事农业科技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1971年10月,程旭波从部队退役,回到家乡,被安置到岳西县民政局,从事烈士资料调查和整理工作。在走访中,他亲眼目睹了众多烈士遗属们艰苦的生活现状。不少的遗属住的是牛棚,穿的是破衣烂衫,吃的主食不是大米,而是山芋……看着这些,程旭波很心疼,就像被蝎子蜇伤了。他想,烈属们尚且没有大米吃,那许许多多的百姓又能怎么样呢﹖肯动脑筋的程旭波终于弄清了造成粮食短缺的主要原因,岳西地处高寒山区,农民种植的水稻品种不合适,产量极低。能不能发明一种品种优良、超高产水稻,让农民增收,多打粮、吃上饱饭呢﹖小时候那个念头又在程旭波的脑中闪现。

  之后,他辗转调到岳西县粮食局等单位上班。1986年,他离开了原单位,回乡务农。这时候,小他3岁的弟弟、自学成为乡村农艺师的程海波回家了。程旭波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弟弟听,不料,程海波也早有此意,兄弟俩不谋而合。于是,他们买来大量的生物科技书籍潜心钻研,获得了丰富的水稻育种知识。并了解到,20世纪中叶,国内外有关著名育种专家就认为,要想杂交稻产量在现有基础上实现重大飞跃,必须突破水稻与水稻之间的杂交的限制,实现水稻和与其遗传基因最接近的其它作物的杂交。

  获得了这一重要信息,兄弟俩高兴极了,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发明超远缘杂交水稻的切入点。他们想,何不试试把玉米的基因导入水稻呢﹖是年初夏,兄弟俩在村里的山脚下开辟了一块培育实验田,名曰“凤形山”。就在这“凤形山”下的“凤形沟”里,程旭波、程海波兄弟二人开始了“玉米稻”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一干就是17年。

  实验迈出关键一步

  在那块小小的实验田里,程旭波、程海波兄弟俩日夜辛勤劳作。他俩还在自家的小院子里,用花盆分别栽了几棵水稻、玉米。他们把玉米的花粉传授到水稻上,用珍汕97与玉米自交种多次进行有性杂交,当年获得了6粒种子。这是弥足珍贵的6粒种子啊!他们惊喜地发现,稻子的外形表现与原亲本有了微小的变异,实验终于露出了希望的曙光。虽然,有些乡邻们及县内个别专家泼冷水,说他们是盲目的。但他们自信实验是有科学价值的,信心更大、干劲更足了。

  第二年,他们又用这6粒不育系种子与玉米自交系回交,秋天时又收获了60多粒种子。此时,水稻的外表已比1981年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异。到了1988年,由于保存不慎,家人无意中把这60多粒珍贵的种子喂了鸡鸭,两年辛苦几乎白费。天无绝人之路,1989年他们在野外田里又意外发现了野败不育株。兄弟俩欣喜若狂,又重新开始了实验。

  在岳西领导和县科委、县农业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程氏兄弟于1995年成立了岳西县富民水稻研究所。1998年,终于在“玉米稻”实验材料中分离和优选出保持系材料,它可以代替玉米对“玉米稻和其他杂交稻”不育系进行保持。这对于实验是一个重大突破,它解决了过去用玉米对不育系进行杂交制种,不仅成本过高,而且生产过程非常复杂,无法推广应用的难题,使“玉米稻”迈出了从实验室走向大田育种的关键一步。

  程氏兄弟发明的“玉米稻”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超强优势,主要表现在农艺性状极为优良,茎秆粗壮,剑叶宽厚挺直,根系发达,比常规杂交稻产量高;米粒色深,带有玉米的微黄色和芳香味。

  1999年,有关专家实地考证,取样分析,经在半亩杂交一代实验田考种计算得出:每公顷理论产量可达12到15吨。此外,其还表现出超强的抗寒、抗旱、抗倒伏和抗病虫害能力。1999年水稻扬花授粉期间正值连续阴雨,造成常规杂交稻大幅度减产,诱发了大面积的病虫害,而“玉米稻”

  在这样恶劣气候和周边病虫害包围中经受了考验,仍然夺得高产。2000年,程氏兄弟俩又在300多平方米的地里种植了玉米杂交稻,自始至终不浇水灌溉,待地表干裂时才喷少量水于稻叶表面,结果发现,“玉米稻”不仅长势良好,还取得了每公顷8250公斤的好收成,这充分证明了“玉米稻”比常规杂交稻具有更强的抗旱能力。

  “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了”

  程旭波、程海波两位农民的发明,在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有人赞赏,有人则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一时间,质疑声四起。省科技厅从1995年开始曾多次组织专家对此进行了专题讨论,但专家们评价不一。

  为此,省科技厅委派省农科院名誉院长和3位博士,于2000年8月8日至9日,来到岳西县来榜镇三河村,实地考察了程氏兄弟培育的“玉米稻”,并带回了相关材料。他们中,省农科院名誉院长李成荃和副院长杨剑波博士,省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吴跃进博士都是有名的水稻育种专家,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主任程备久则是研究玉米育种的专家。

  2000年10月,省科技厅组织省城有关专家对“玉米稻”再次进行了严肃认真的专题讨论,这时专家们的意见分歧仍很大,讨论十分激烈。会上,我省中稻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农业部优秀归国学者、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客座研究员朱启升作了发言,他说:“我看了程氏兄弟的研究成果,认为他们的实验是有意义、有希望的。现在认定它,有关主管部门和专家们拿不出依据,否定它,也没有依据。我们不妨花点钱,用传统的方法尽快进行性状鉴定。程氏兄弟经济上很困难,我愿资助他们到海南进行冬繁加代(也即繁殖育种,笔者注)。”

  在省科技厅领导及有关专家们的支持下,程海波兄弟于2000年11月22日去海南进行了“玉米稻”繁殖育种试验示范。次年3月8日,省科技厅严副厅长亲率有关专家赶赴海南,当他来到程氏兄弟的试验田,看到明显表现出玉米遗传特性的“玉米稻”时,吁了一口气说:“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了。”

  海南的繁殖育种获得了“玉米稻”第10代种,现已移栽在岳西的实验田里。2001年,省科技厅又将“玉米稻”实验项目列为省重点科研项目计划,现进入配组制种阶段。去年1月16日,省种子公司闻讯后与程氏兄弟签订了联合开发经营协议。计划今年在合肥地区、岳西山区和云南省进行小范围试种示范。

  去年9月26日,朱启升研究员陪同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储成才一行,专程赶到岳西,对“玉米稻”进行现场收割测产和考种,结果表明,同田块“玉米稻”在岳西三河实验基地,取得了亩产750公斤的好收成。而这一年,当地遭遇低温冷害,水稻抽穗扬花时雨水过多,气温低寒,与正常年景相比,减产不少。若是风调雨顺,“玉米稻”的产量会更高。

  他们说:“采用有性杂交的手段,运用轮回选择的方法,将玉米的遗传物质导入到水稻三系恢复系中去,并且获得成功,这在我们国内当属首例。‘玉米稻’F1代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在岳西这样的高寒山区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且还有进一步增产的潜力。”

  这一年,首届国际水稻大会在北京召开,程旭波作为农民从事“玉米稻”研究的杰出代表破格出席。

  今年,程氏兄弟又在北京郊区、湖南城步、湖北武汉和我省岳西等处设置了示范点,各示范点“玉米稻”长势优良,经初步考种,比去年的增产幅度要大。并且,他们在北京示范点采用了“旱地直播湿润强化管理模式”,减少了育秧过程,不但节省用水50%以上,而且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他们还成功研究出“彩色玉米稻”,可以用来发展观光农业,“玉米稻”的产业化开发条件已经具备。

  17年辛苦不寻常

  为了研究“玉米稻”,程氏兄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几乎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他们住着最破旧的屋子,家里惟一值钱的就是一台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左邻右舍都接通了有线电视,而他却因付不起安装费和服务费,至今仍只能看到两个频道的节目,有时还要反复拍打才能出图像,屋子也年久失修,四壁钻风,瓦片碎裂。2000年8月,省城专家来到程氏兄弟家中时,正逢下雨,他们看见屋内放着大大小小十几个盆盆罐罐,正在接漏下来的雨水。

  程旭波家中有4口人,两个孩子在上学,妻子是个农村妇女,家里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日常生活开销全靠四处借贷和好心的亲戚朋友们资助。程旭波的大女儿程钰琳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1999年考取高中,但由于父亲交不起学费,不得不呆在家中,幸亏岳西中学一位老师资助,她才于去年重返校门,圆了读书梦。采访中,程氏兄弟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现在最怕的就是过年,因为一到过年,上门讨债的人把门槛都踏平了。”

  在这种极其困窘的境遇下,程氏兄弟从不灰心气馁,而是更加专心致志地进行“玉米稻”的研究,将有限的资金和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科研上。程氏兄弟的文化均不高,哥哥程旭波研究“玉米稻”完全是半路出家,没有一点专业知识;弟弟程海波虽是农业技术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涉足“玉米稻”这一重大的科研课题,也是力不从心。在试验的开始阶段,兄弟俩常常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拿出吃奶的力气吮吸着农业科技知识的甘露。有时为了弄懂一个专业术语或一个基因问题,他们要往返几百里甚至几千里,到各省农业大学、农科院请教专家。

  从事水稻杂交制种是最艰辛的工作。水稻扬花正值酷热高温季节,炎炎夏日,农民们可以在树阴下纳凉,而这时程旭波他们则必须头顶烈日到实验田中进行观察、授粉。有时他们一天要在火炉般的田里呆上十几个小时,常常因中暑晕倒在田泥中……由于过分劳累,年长的程旭波已落下了一身疾病。去年省农科院专家受国家农科院卢良恕院士委托来岳西考察“玉米稻”,不巧程旭波的低血糖病发作,休克不醒,专家们在大别山宾馆苦苦等了3个半小时。当身穿前后有5个补丁的“老头衫”的程旭波满脸憔悴地走进会议室时,专家们感慨万千。

  程氏兄弟的事迹,已引起国内外包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科技日报》、《农民日报》、《科技画报》、香港《名家》杂志、香港凤凰卫视、美国4家电视台、欧洲电视网等在内的100多家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而就是这样两个被媒体誉为“岳西奇人”的农民,在当地农民们的眼里,却是两个无法让他们理解的“怪人”。他们种的水稻高的高,矮的矮;大田里种,房门前也种,有的还种在花盆里;房门前种的几棵还用塑料布挡了起来,让它们相互不见面。然而,程氏兄弟的妻子都十分支持他们的工作,承担了一切家务,让兄弟二人全身心地投入科研。省内外一些知情的农业专家和领导更是对程氏兄弟的研究成果大加赞赏,盛赞他们攻克“玉米稻”这一世界尖端农业科技课题的可贵精神。
(责任编辑:程功)

网站说明 | 法律说明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TAG标签
版权所有: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站管理: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络管理部     粤ICP备150449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