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寻根问祖 > 篁墩祭祖 >

客家人的祭祀文化

时间:2012-04-01 10:58 来源:未知 作者:程功

客家人的祭祀文化

      虽然自己从小在上海长大、生活,但我的父母亲却是广东梅州地区的正宗客家人。客家人有句老话说:“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而这句老话正是客家人“不忘本”的最好体现。所以,从小到大,每逢春节、暑假空闲时,父母总会把我带回梅州老家住一段时间,为的就是不忘客家人的本。
      或许正是因为自己并不是从小生活在老家,因此反倒能明显体会到客家文化的不同寻常,尤其是祭祀文化。话说,有一次在妹妹家上网,无意间跳出了妹妹同学的聊天对话框,“今天是七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也称鬼节,客家人称之为“七月半”),你家祭神祭好了吗?”我当时极为诧异地问道:“莫非每家每户都要过七月半吗?”妹妹肯定的点了点头。我这才发现客家人的祭祀氛围已经浓郁到不可低估的程度了,从老到小,从上到下,几近全民性的共同参与。

 “七月节”
       中国有传统的三大鬼节——清明、中元、冬至,清明扫墓在全国各地盛行,而客家人则把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五,客家人也称“七月节”)看得较重,影响更广,祭祀仪式也最隆重。虽然客家人有时也会祭神,比如说:土地神、门神、灶神、农神,但客家人祭得最多的是自己的祖先。
      七月十五那天,各家各户都会很忙,上午一般要写好包皮,即用来包裹冥衣信钱的、有固定写法的草纸。每家要杀一只鸭子,并且要把鸭血滴在草纸上,草纸一般都用工具凿成钱币状。大约在晚上六点左右,客家人在自己家的祠堂前烧那些沾有鸭血的纸,相传这是让鸭子带路,游过奈河,把冥衣信钱送到祖先面前。    
      (客家人祭祀场景)
      客家人七月半的祭祖敬神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其流传下来的礼仪虽然多少仍与封建迷信有关,但这却是客家人怀念祖先、寄托哀思的表达,以起到缅怀先人功绩、勉励后人的作用。

    “挂纸”
      客家人除了重视“七月节”,每一年的“挂纸”更是少不得。所谓“挂纸”,是客家人对扫墓的别称,是悼念死去亲人的一种祭祀活动。或许你会问:为什么不是“扫墓”而是“挂纸”呢?因为客家人的“挂纸”不仅仅是除清坟头杂草,还要在每个坟压坟纸,而且要压三列九行的纸钱。
      在先人的墓碑上通常都有下两代人的姓名,从前只记录男丁的姓名,如今早已无男女之分。这是因为家族人希望祖先不要忘记了他们的子孙们,而企求他们的保佑。
      坟前摆放的供品,也是很有讲究的。通常有大小“三牲”两副——一般是鸡、鹅、猪肉、鱼等几种中的三种,最简单的是猪肉一块,咸鱼两条,三碗饭或饭团若干,筷子三双。三茶五酒,茶一般只斟一次,但酒要过三回。香三枝或三枝为一束多插,蜡烛两枝。点香烛,焚烧纸钱,三跪九叩之后,放一挂鞭炮仪式便算结束。
      不过,客家人的“挂纸”通常并不是在清明时节进行,而是在春节期间进行。每次我回老家过春节,待到一大家子齐聚之时,定会在正月十五之前选择一天去祖上坟头“挂纸”。这是因为旧时男丁在正月十五之后,便要到外出打工或则出洋,所以要选择家人全到齐的时候才“挂纸”。
      客家人向来推崇孝道,人们不管居家或外出,都要供奉祖先牌位,按时祭奠,晨昏献香。通过对祖先的祭拜,可以启发子女的孝敬心理,培养子女爱护家庭的热情,示子女以为人处事要饮水思源,以荣宗耀祖为本。而“挂纸”便是崇尚孝道的一种表现,正所谓“百善孝为先”,一个遵循孝道的人,才会是一个能够自觉地从善弃恶的人;一个遵循孝道的家庭才会是一个和美的家庭;一个遵循孝道的家才会是一个安定团结的家。

 春节祭祀
      春节的祭祀是客家人中最重要的祭祀活动。节前,首先要祭灶。十二月二十三日晚后要将厨房的灶台刷洗干净,把旧的灶君像取下烧掉,年三十晨再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以求今后一年全家不愁吃、胃口好。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去祭祀。还记得小时候,外公外婆家住的是客家的围龙屋,屋中的十几户都是同姓同祖宗的人家。围龙屋的上堂是祭祀祖先神的地方,上堂的上方是神龛,神龛上供奉本族历代列祖列宗,并书“天地君亲师位”,神龛前摆放着是祭台香案。每年春节,围龙屋里的各家各户都会一起忙着祭祀事宜,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上鸡、鱼、肉、果品,用来敬奉祖先。老老小小都要在祖先面前下跪三拜,祈求祖先保佑。
      其实,在客家人的围龙屋中,最有分量当属摆放在围龙屋上堂神龛后面、龙台之下的五块石块。听外公说,这五块石块是祖先在建造围龙屋时就摆放于此的,称之为“五行石”,即代表“五行”:水、火、木、金、土。它们是构成字宙的五种元素,围龙屋拥有了这五行,也就拥有了与大干世界相一致的结构要素和和谐因素。因此每次在上堂祭拜祖先之时,“五行石”也同样成为了祭拜对象。

       
      (客家围龙屋模型 单层)

      除此之外,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还要要挂起祖宗画像和代表姓氏的大红灯笼,外公家姓杨,因此挂“关西堂”的红灯笼,要在大门口贴上鲜红的春联,而这春联也是根据姓氏来写的。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年夜饭时,必须多拿几套碗筷,请祖先与我们“一起吃”。
      除夕夜的晚上还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都要整夜灯火通明,老人称这个为叫“点岁火”,从前有牛栏、猪舍时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其实,只要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客家人对祖先的种种祭拜活动。对祖先的祭拜之所以成了客家祭祀文化中最突出的一部分,其原因还要追溯到客家的形成历史和文化传统。
客家的先民,原为中原黄河江淮流域的汉人。唐宋时期开始,由于天灾和战乱等原因,他们大量辗转南迁。当客家先民辗转奔波,最后找到闽、粤、赣交界地区这片大本营时,被周边的其他民系视为“客人”,即“外来人”。为了不受当地人欺负,客家人必须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共同抵御外敌,共同建设家园,以至于期待有一天能够回到故乡。而把客家人联系在一起便是——祖先,追述、崇拜自己的祖先,建立宗祠,好让人们记住自己的来源。后来,虽然客家人再也没有返回中原,但现在的宗祠除了祭祀先人以外,也包含着客家人对后代子孙的殷切希望。
      客家人数千年来,历经丧乱,艰困播迁,仍能团结相亲,守望相助,子孙繁衍,拓展进取,靠的便是对祖先的敬仰!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正是用这种“祖先崇拜”的共同行为,努力维系着一个民系的精神特质,守护着中华古老文化的共同心理——“把根留住”的情结和炎黄子孙的意识,这便是客家人血脉相传的精神内涵!

 

 


(责任编辑:程功)
网站说明 | 法律说明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TAG标签
版权所有: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站管理: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络管理部     粤ICP备150449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