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思廉
程思廉,元朝,字介甫。原本洛阳人。北魏时作为豪族迁往云中郡(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在东胜州(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安家落户。他的父亲程恒,
元朝初年任沿边监榷规运使、解州盐使。思廉由于太宝刘秉忠举荐,给事裕宗,以谨慎诚实著称。平章政事哈丹行省河南,署程思廉为都事,深为丞相史天泽器重。至元十二年 (公元1275年),调同治淇州(治今河南淇县),迁东平路(治今山东平路)判官。后进入京城,任监察御史,因为弹劾权臣阿合马,被关进监狱。阿合马的党羽机关算尽,要加害于他,程思廉却处之泰然。累迁河北、河南道按察副使,路过彰德(今河南安阳),听说两河岁荒民饥,而地方官征收租赋更为紧急,打算予以制止。有关方面表示,依据法规应该先上级请示,程思廉说:“如果这样,百姓就没有活路了。”当即下发文书,命令停止征收,然后予以请示,上司果然同意。至元二十年,河北地区又出现大的饥荒,流民南渡黄河逃荒要饭,朝廷却派遣使者,聚集官属,在河边阻止。程思廉说:“百姓饥饿,急于南下就食,难道能阻止吗!普天下是一家,河北河南都是我大元的民众啊。 ”立即下令听任百姓南下。并且说:“我如果因此是获罪,就是杀头也不悔恨。”奏章送上,朝廷也不加罪。后来,卫辉(今属河南)、怀孟(今河南沁阳、孟州)地区发生大水灾,程思廉前往视察赈贷,众多百姓得以存活。洪水几乎漫过城墙,程思廉带领百姓抢修堤防,在工地风餐露宿,不辞辛劳,终于制服洪水。卫地百姓对他感恩戴德。至元二十六年,程思廉调任云南行御史台御史中丞,绥怀当地少数民族,兴复礼教。成宗即位,除河东山西廉访使。太原每年饲养诸王驮马1`4万多匹, 百姓负担很重。他上书请示,只饲养1000匹。平阳(治今山西临汾西南)诸郡每年要将租税输送到北方,百姓苦不堪言。程思廉又向上级请示,允许就近运输到河东(治今山西太原)的仓库。程思廉为人刚正,疾恶如仇,能体恤民情,好荐达人才。62岁病死,谥号敬肃。
- (责任编辑:程功)
|